每周热点回顾
2011年12月17日
新闻内容
第C02版:风云评论
加拿大为何要退出《京都议定书》?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子云,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真是半点不错。就在大家普遍认为德班气候大会会开成例行扯皮会,《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将注定成为“画饼”之际,各方却在“最後10分钟拯救地球”,满腹委屈的欧盟,意见多多的中国,心思活动的日本,最後时刻回心转意的印度,甚至一直没真正加入过《京都议定书》的美国,都在一份“各国达成共识即产生法律效力”的协议上达成妥协,《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非但起死回生,且至少可维持到2017年。就在大家认为一切搞定之际,加拿大却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已经加入,却中途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国家。
  作为着名的“环保大国”,加拿大曾是《京都议定书》的热心推动者,如今为何第一个跳出来拆台?
  首先,推出《京都议定书》,是加拿大政坛内斗的结果。当初积极为《京都议定书》“搭台”的,是联邦自由党政府,而如今“拆台”的,却是联邦自由党的政治死敌——联邦保守党政府。不论哈珀或肯特都直言不讳,将当初推动“框架公约”归咎於“联邦自由党的好大喜功”,否定《京都议定书》,就等於变相否定联邦自由党的基本政治主张,自然是政治上的一记重手。
  其次,这和加拿大经济结构及执政党利益来源有关。
  目前的加拿大经济结构已由签署《京都议定书》时以制造业、高科技产业为主,变为以石油、林木等资源性产品出口为主,石油出口收益在经济中占极其关键的比重。比较特殊的是,加拿大石油资源中,有相当部分为油砂矿,这种矿的石油提炼成本数倍於普通石油,且开采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相当严重,如果严格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进行碳排放限制,则加拿大石油生产将受到致命影响,或减产,或成本继续提高,这都是如今的加拿大所无法忍受的。
  此外,如今加拿大经济已下滑到G7的末座,这使得哈珀政府不愿再如此前自由党几届政府那样,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减排援助,相反,却执着地希望後者接受约束性减排指标。
  以上这些因素,皆促使加拿大成了在废除《京都议定书》这一敏感的问题上,第一个“吃螃蟹”的西方国家。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1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於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线上投稿 | 使用守则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