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2年03月24日
新闻内容
第B07版:先驱专题
《武训传》是如何成为新中国第一部“禁片”的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训传》是一部以清朝光绪年间武训行乞兴学的故事为内容的中国黑白电影。该影片本为一部普通电影,然而由於政治部署需要,导致掀起政治批判运动,“在政治思想、文化艺术领域,乃至全社会搞得是是非非,沸沸扬扬,震动了几十年,影响了几代人”。该片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公认的第一部“禁片”。
  拍摄及放映经过
  1949年2月《武训传》的摄制权交由上海崑仑影业公司,1950年12月完成。期间剧本曾经过三次修改。每次修改均徵求相关部门领导意见,1951年2月,导演孙瑜带着拷贝到北京请周恩来等中共高层审看。2月21日晚7时,周恩来、胡乔木、朱德等百余位中共首脑在中南海某大厅观看了此片,“大厅里反应良好,映完获得不少的掌声。”朱德与孙瑜握手,称赞道“很有教育意义”,周恩来、胡乔木没提多少意见,周恩来只是希望将狗腿子毒打武训的镜头剪短,孙瑜马上照办。1951年初在京津沪地区上映。
  公映後受到全国各界广泛好评,各地报刊纷纷刊文给予肯定,几个月内发表赞扬文章200余篇,在全国文艺界形成一股武训热。特别是广大教师看过电影後,纷纷表示要热爱本职工作,关怀下一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同时也有批评文章出现,如《文艺报》发表署名贾霁的文章《不足为训的武训》,指出宣扬“乞讨兴学”的武训精神没有现实意义;《光明日报》发表《我对〈武训传〉的意见》、《新民报》发表《〈武训传〉能体现我们祖先的精神吗》、《进步日报》发表《不能接受武训的传统》等。
  除过刊物发表的评论外,作为当时文艺界颇具份量的夏衍也曾说“武训不足为训”,而周恩来、朱德曾对武训持肯定意见。
  掀起政治波澜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该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该篇社论毛泽东亲自修改)後,被批判为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一下子提到了政治的高度。同日该报还在《党的生活》专栏上发表专论《共产党员应当参加关於〈武训传〉的批判》。新华社也全文播发。同月,中宣部、教育部、华东局先後发出指示和通知,指出开展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乃是重要的政治任务”,是“一种全国性的思想运动”。说“武训精神”已经“成为人民教育事业前进的严重的思想障碍”,要求要把对电影的批评普及每一个学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并要联系实际检查自己。接着,《人民日报》接连七天在显着位置上报导上海等地文化界开展批判活动的动态新闻,还专门刊登一批赞成批判的“读者来信”。至七月底,《人民日报》发表有关文章、动态消息达100多篇。《光明日报》30多篇,文汇报》发表了100多篇,这些文章都是一个腔调。批判後期,周扬撰写总结性质的长篇文章:《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与此同时,7月27日至28日,《人民日报》在第三版上刊登了署名“武训历史调查团”的长达4.5万字的《武训历史调查记》,调查结论给出如此定性:“武训是一个以“兴义学”为手段,被当时反动政府赋予特权而为整个地主阶级服务的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此後,导演孙瑜、演员赵丹都为这部电影写出了自我批评的文章,还有相关的数十人也都做了自我批评。
  平反
  1983年万里,1985年胡乔木分别都表示对於《武训传》的评价有失公允,当时中共已经处在对“文革”拨乱反正的政治工作中,对於《武训传》的平反,也划归到了政治清算的一部分。1985年9月6日《人民日报》第一版上,新华社向全国发了通稿。电影《武训传》在“被片面、极端和粗暴”地批判三十四年之後,得到平反。2005年11月中旬在上海影城举办的纪念赵丹诞辰90周年电影回顾展上,《武训传》以“内部上映影片”名义公开放映,媒体称这是《武训传》被雪藏55年来首见天日。2012年3月15日,《武训传》由广东大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首度发行音像制品(正版双碟DVD)公开售卖,但在盒套封面上特意标明“供研究所用”以尽可能规避残留的政治风险。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1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於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线上投稿 | 使用守则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