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2年06月22日
新闻内容
第C02版:先驱博客
只有來不及的爱
 作者:冉云飞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高一的女儿一次从学校刚回来,喘着气,来不及坐下休息就“命令”我给她在网上订两本书,名叫《致D情史》,是法国哲家家高兹所写。“一本我自读,一本作为送同学的生日礼物”,她继续说道。我心里犯嘀咕,家里几万本书她都没这样热爱过,什麽书有这麽大的魅力?
  此前我亦不曾听闻过高兹其人,但这本谈爱的小册子却意外地在中国有着不错的销量。他以下面这段话作为开篇和结束:“你很快就八十二岁了。身高缩短了六厘米,体重只有四十五公斤。但是你一如既往的美丽、幽雅、令我心动。我们在一起度过来了五十八个年头,而我对你的爱愈发浓烈。”写下这段後,八十四岁的高兹和遭受病痛折磨的八十二岁妻子D(多莉娜)双双开煤气自杀,离开人世,爱意永恒而绝决。
  虽然只是本小册子,但里面却蕴含不少高兹和多莉娜相恋一生的诸多细节,其间的艰辛为难、欢悦幸福,颇为动人。女儿在书里密密麻麻地划了不少段落,有短短的评注,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文。比如在译者袁筱一评高兹“有再多的哲学野心——想要改变这个世界的认识野心——也改变不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胆怯、平庸和懦弱”,她批“说得好”。在正文里“『你的生活就是写作,所以写吧,』你重复道。彷佛你的使命就在於巩固我的存在”,她批:“moving”;“对於我来说,困苦有一张令人惶恐的脸”,她批“feel the same way”;“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和我在一起,你比一个人的时候还要孤独?”她批“yeah…I think so”。
  看到女儿如此认真仔细地思考爱,我内心充溢着幸福。我与她妈妈并不觉得互相有好感进而“谈恋爱”,是什麽错误,我们曾亲自给女儿寄她喜欢的男生礼物。我告知她虽然学校有禁令,但美好的感受不要污名化,更不要妖魔化,不要因此有恐惧感。依我之见,变态地不准男女学生有爱情之萌芽,正如抑制花开当时,是件反人性的事,故我非常赞赏学者陈一筠女士所说:“孩子写情书时,老师家长的反应不应是发怒、撕掉,如果可能,帮助他改一下标点符号,修词,讨论一下如何才能更感人。”
  每星期日我都在家中教小女及几个朋友们的孩子古文,我教的第一课是两封一句话的千古情书,一为钱鏐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为居延汉简佚名之“谨奉以琅玕一,致问春君,幸毋相忘”,这样的情深婉转和“幸毋相忘”,让人感觉相爱(当然含对亲朋之爱)要及时,因为有的错过不仅是过错,甚至可能赔进幸福的一生。我课小子们时说,每个人都向死而生,任何人都是活一天少天,所以要活得精彩,要尽量沐浴在爱中,不要被仇恨所束缚。因为世上没有放不下的仇恨,只有来不及的爱。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1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於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线上投稿 | 使用守则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