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3年11月01日
新闻内容
第C01版:经济消费
宋代“五大名窑”留给我们的记忆
 作者:侯林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非常辉煌的年代,名窑辈出,给後人留下了“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及精美器皿。
  “五大名窑”为当年的皇室王朝提供了精美的日常用品和赏器。斗转星移,古窑覆灭。如今我们只能在北京、台北两故宫和各大着名博物馆内的收藏中看到那些精美瓷器了。
  被誉为“宋瓷之冠”“青瓷之首”的汝窑,创烧於北宋晚期。金灭北宋後,汝窑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後不足二十年,且专为宫廷烧造瓷器。传世品亦极少,故历代都将其视为稀世珍宝。今存世的汝瓷已知的仅有67件。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历经近半个世纪的考古发掘,2000年6月汝窑窑址尘封了700年後,在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被找到,,因窑址宋代属汝州,故名汝窑。
  从发掘的残片和实物看,瓷胎呈灰白色或灰中略带些黄色,也就是俗称的“香灰胎”。汝瓷以玛瑙入釉,其釉面滋润柔和,抚之如绢,视之有酥油感,且釉稍透亮,多呈半乳浊状的结晶釉。釉色以粉青、天蓝色居多。迎光观釉面可见淡淡粉红色。微观其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让我们管窥到柴烧工艺的特性。汝瓷烧造方法是采用满釉裹足支烧,所以,器底会留有细如芝麻状的奇数支钉支烧痕,痕浅露胎。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釉面多有细小的不规则开片,有称其为“蟹爪纹”者。我觉得称其为“蝉翼纹”更恰到好处。真是:汝瓷惊世孤美奇,昙花留影世人迷。思得天青似黄粱,印记赏物已足矣!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这句流传已久的谚语,今天听起来有些邪乎,可却不无道理。
  钧瓷创於唐代,盛兴於北宋,徽宗时定为御用,在(河南)禹州城内“古钧台”附近设窑为宫廷烧造御用瓷,称“钧台窑”,故名“钧瓷”。
  钧窑瓷以“釉厚为本,窑变为神”。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性,烧出红、紫、蓝、白、黑等错综掩映、诡异莫测的窑变色彩及图纹。其乳浊的厚釉,是在烧成的素胎上多次分层上釉,二次入窑烧成的结果。由於当时的工艺所限,胎在乾燥或初烧时出现乾裂现象,在带有乾裂的素胎上多次施釉後,釉浆会将裂缝填充,再次入窑烧成时,高温下的釉料会继续流向裂缝凹陷处将其填满,烧成出窑後,釉面上便会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线条痕。这原本是烧成器物带有的瑕疵,被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无论是淡蓝色的天青釉及月白釉,红而艳丽的玫瑰紫和海棠红,还是“兔毫”“星点”“斑块”纹,这些莫测的画面,尽可称得上是自然天成。钧瓷的出现,划时代的彻底改变了青釉类瓷器单调之格局。可谓是:
  钧瓷万变釉肥艳,横世独傲今难见。古今孰贤皆想得,求得瓷片以欢颜。
  宋代官窑也称“御窑”,是皇家瓷厂。是由朝廷直接投资创办控制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是有别於民窑而独立的皇家御用瓷体系。也不同於後朝历代的官窑。
  宋代官窑,分北宋“忭京官窑”和南宋“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虽然“三窑”之说学术界现有争议,我们还是按现流行的分法来看宋官窑瓷。
  “忭京官窑”是在北宋後期创烧,官府设窑在古“忭京”(今开封)而得名。遗憾的是至今没有找到窑址。观其传世品,从造型和釉色诸方面都与汝窑有相似之处。用奇数支钉支烧之青瓷釉质萤厚,瓷无修饰,以釉色之美、纹裂之俏,粉青为上、紫口铁足之特徵闻名於世。
  “修内司官窑”是“袭故京遗制”移地於南方继续生产的官窑。与後新建的“郊坛下官窑”统称为南宋官窑。郊坛官窑开烧以後,工艺有所革新。胎土以黑褐色、灰褐色为主。上釉後,器足因刮釉露胎氧化而出现铁褐色,口部及凸棱部位釉向下流,釉薄露出胎微微泛紫色,这就是所谓的“紫口铁足”现象。生产上以烧生活用瓷为主,烧祭祀陈设瓷次之。采用厚胎薄釉瓷用支烧,薄胎厚釉器用垫烧工艺。釉色仍以粉青居多,也有灰青、米黄色。特别是粘度较高的石灰硷釉的应用,可多次施釉,釉面更加肥润萤亮,釉质厚如堆脂,有如美玉。便有了“厚釉薄胎”之说。瓷器在窑中烧成的过程中,由於高温条件下胎与釉的膨胀系数不同,会自然形成开片现象,薄釉器多细密开片纹,厚釉器多粗稀开片纹,有如“金丝银线”。美轮美奂。吾叹曰:
  宋官粉青珍以孤,堆脂如玉裂冰肤。紫口铁足迷世人,赞吾先人好功夫。
  哥窑来自章氏兄弟的传说以众所周知,惜窑址至今未被找到成谜。现观传世的哥窑瓷,胎色以黑、灰、土黄色为主,这种黑灰胎有“铁骨”之说。失透的乳浊无光釉,其色以灰青为主,也有粉青、油灰、深浅米黄诸色。釉色沉厚细腻,如同凝脂。釉面裂有大小不一的纹片,大纹片呈铁黑色,小纹片呈土黄色。这原本是烧制时胎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造成器皿上的瑕疵,属烧造工艺上的一种缺点,却被窑工们有意识的控制和利用,造成了一种缺陷美,被称之为“金丝铁线”。并对器物上的所开纹理的不同,美称为百圾碎、冰裂纹、鱼子纹等。哥瓷微观视之,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气泡如同聚集的小圆球和围成的小串珠,此现象被称为“聚沫攒珠”或“攒珠聚球”。(我个人认为,以柴烧窑的瓷器多有“寥若星辰”“攒珠聚球”的现象。这是因烧成时的火候,瓷器本身的水分含量,釉的粘稠度等方面原因造成的,气泡的生成没有定数及格式,只需理解,不可教条)。哥窑在烧制方式上支烧、垫烧混用,绝大部分器物有同官窑瓷“紫口铁足”之特点,故有“哥官不分”之说。正是:
  难觅哥窑章生一,金丝铁线化神奇。聚球攒珠藏冰裂,哥官貌似世无敌。
  定窑在宋代隶属定州(今河北曲阳县涧磁村和燕山村一带),以地名而得称。定窑属民窑,是继唐邢窑之後以烧白瓷为主的名窑。是五大名窑中,在装饰手法上采用刻、划、模印贴花的唯一窑口。
  北宋早期的定窑,是以烧民用的生活器具为主,也烧造些佛教用瓷,如海螺、净瓶及香炉等。到北宋後期,“覆烧”工艺的出现,圆器用匣钵装烧时采用了“芒口”制作工艺,大大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装饰题材也开始丰富,出现了植物花草,水波游鱼,龙凤禽鸟,瑞祥神兽,婴戏人物等。装饰技法以刻花、印花、划花、印刻相结合之手法。因其制品烧造工艺高超,有创新且极富特色,定瓷被文人描述为“白如雪,薄如纸,声如磬”。一度被朝廷看中而征索入贡。
  由於定窑制造工艺的先进,产品的精良,生产成本的降低,使产量大幅度提高。釉色品种也一改独白色的特点,出现了黑、紫、绿色。很快,被周边窑口及外省地的窑场效仿。从河北影响到内蒙,山西,波及到四川,江西景德镇等地的窑口。形成了具有定窑风格特点的定窑体系。我们习惯称,正窑口以外的定窑体系瓷,为“土定”。
  从定窑窑址残片和传世的实物看,早期胎色泛白,晚期浅灰白。盘碗类平器多“芒口”,细观釉下胎体,有篦刷痕,釉面上有玉润感,流有淡淡的泪痕。用强光照胎时,透光且泛微红。如是特徵,为“正定”。寄诗曰:
  覆烧芒口创於定,胎薄雪器声如磬。划印刻纹瓷绝美,孰能求得三生兴。
  忆百年名窑,习名窑瓷之特点。感知名瓷之珍贵,悟得名瓷之难求。如若能常常回忆这些名窑留给我们的印记,定会益处多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於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线上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