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3年11月30日
新闻内容
第D04版:先驱博客
人大招生处长被查为何引发腐败猜想
 作者:汤嘉琛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发言人向新京报证实,该校招生处原处长蔡荣生已於上周起接受有关纪检部门调查,但并未透露接受调查的原因。就目前所知,仅蔡一人被查。有系统内人士分析,其极可能在高考招生,尤其是自主招生方面“出事”。
  综合已有的信息判断,目前能确定的是,人大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出事了”,正接受调查。至於网上热传的“持假护照闯关被抓”、“利用自主招生、提前录取等机会收受贿赂数亿元”等消息,目前还有待证实。尽管如此,一个招生就业处处长被查,竟激起丰富联想,耐人寻味。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高校在某种意义上还算一方“净土”。但最近几年曝光的案例表明,高校招生领域的问题比较普遍,且涉案金额不小。在坊间,“花大钱上好学校”早已成为潜规则,“自主招生等於自主腐败”等说法也不新鲜。蔡荣生被查引发诸多猜想,跟利用招生寻租乱象不无关系。
  而早在今年9月,中央第十巡视组组长陈际瓦就明确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在惩防体系建设特别是财务管理、领导干部薪酬管理、自主招生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蔡荣生去年7月份还获评“全国就业先进工作者”,作为教育部评选的5名直属高校获奖者之一,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但从2010年起,网上已有大量举报蔡荣生受贿的材料。如果这得到证实,蔡荣生又是一个“左手拿先进,右手拿现金”的负面典型。
  蔡荣生被调查及由此引发的腐败猜想,揭开高校招生腐败的冰山一角。面对沸腾的舆论,坊间关於受贿金额的传闻是否属实,是否还有其他领导涉案,还有多少高校存在类似腐败,都有待权威调查和翔实交代。事实上,在“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方面,高校不应成“被遗忘的角落”。尤其在高校行政化的大背景下,那些存在钱权交易可能的重要岗位,更应给权力上锁。也只有用阳光招生,杜绝暗箱操作,才能预防制度沦为腐败掩体。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於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线上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