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4年10月25日
新闻内容
第D02版:三人行
怀念少年情
 作者:游子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主: 游子
  联系方式: naiqiang88@gmail.com游子收

  上周,中华电视主持人梁玲玲「突然袭击」,「抓」到我进行现场采访,而且她的采访主题很大,很重:我们新西兰中华文化学会努力举办《文化讲座》和其他各种活动,目的和宗旨是什幺?我不无笨拙地回答说:「尽我们微薄的力量,努力学习与传播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特别强调:我们感觉自己的力量很微薄,我管自己是「播种人」,而且是「连三分地都没有的播种人,到处撒种子,而且只问播种不问收获。」
  清代名儒(而且是大臣、名将)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与几位文化界人士朋友闲谈「传播中华文化」时,常常有朋友会感叹于文人们缺乏、没有传播的「阵地」,有言也传播不出去。我想没有「阵地」,就是没「耕耘之地」,没有「三分田」,如何耕耘?我因此将「只问耕耘」改为「只问播种」了。自我调侃而已。然而似乎也颇为像是现在我们这些仍然怀着忧国忧民之心思的人们的写照。
  我学习这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应该是在印尼的早年中学时代,是在另外一个异国他乡学习的。那是一个特殊的国度,一个特殊的年代,一所不寻常的华侨学校,一群优秀的教师,让我受到的中华传统的教育(启蒙),一辈子受用。
  今天早上,我在书房中找到一本珍藏的旧书刊《巴中毕业纪念刊》。《巴中》就是我在印尼读中学的华语学校《巴城中学》的简称。纪念刊封底是老校长司徒赞先生的题词:「但问耕耘不问收获是学习工作成功之本,互求进步不怕吃亏是团结友爱之本,学好本领为人民服务是青年立志之本」。我是那期毕业刊的副主编,所以对司徒校长的题词记得比较清楚。司徒老校长是着名印尼侨领,原籍广东省客家人,着名华文教育家。他培养出的众多弟子,有的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杰出贡献,有的在印尼当地贡献杰出,还有扬名国际的科学家。老校长仙逝久矣,然而他的容颜,他的教导,仍然活在我们心中。
  今天上午,看到「微信」传来香港同学杨郁盘摄影的一段录影与照片。录影是病中的另一位同学在病床上弹奏《鸽子》,照片是着名钢琴家刘诗昆与鲍蕙荞来探望她这个老同学。我不禁记忆起与素娥同学相处的许多往事。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校园,她向我介绍她的同班同学鲍蕙荞,介绍刘诗昆,甚至带我去他们琴房听刘诗昆、鲍蕙荞和她自己弹奏钢琴。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她进入中国中央歌剧舞剧院。那时,中央歌剧舞剧院演出《茶花女》《货郎与小姐》《蝴蝶夫人》等歌剧,她都会邀请我们几个中学校友去剧场观看她们的彩排,有时候还送票让我们几个同学去观看正式演出...
  我在那本老旧的《毕业刊》还找到了我当时写下的一段文字:「现在,我们全班共有六十六位同学。有人说学校是个大家庭;那我们这六十六位同学,应该是最亲近的兄弟姐妹了。实际上也正是如此的。譬如素娥同学曾病了,同学们不但去探望慰问,几个同学还自动为她抄录笔记,让她不但能安心养病,并且能够更好补习功课。这已经足见同学之间的手足之情。」
  记得在中学时,老师将班上同学分成若干「学习互助小组」。我那一组里就有两位是后来的大艺术家,一位是男高音歌唱家张汝钧先生,一位钢琴家吴素娥女士。过去,我们在北京、香港见面时,张汝钧同学常常取笑素娥:「什幺互助?素娥就只会抄乃强的物理实验报告!」「没法子啦,我的物理那幺笨」(后来我考进南开大学物理系,才知道当时我们在印尼中学的物理实验课,其实与大学一年纪的水平一样,难度很高)...这时候,我们同学之间都会心地欢笑,而且只有欢笑。
  看了杨郁盘同学传来的照片,再读《毕业刊》中的那段文字,回首往事,我感慨涌心头。即刻从「微信」通道,给素娥同学送去一句话:「怀念少年情,挂记病中友。」祈愿她早日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