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4年11月22日
新闻内容
第D02版:先驱博客
高仓健与中日关系的「蜜月期」
 作者:刘迪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仓健走了。他的离去,不但深深震撼日本社会,也引起中国民众普遍的叹息、扼腕。
  在日本,人们认为高仓健予人印象最深的作品是《幸福的黄手帕》,但在中国,却是《追捕》。这是「文革」后中国引进的首部日本电影。高仓健扮演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硬汉杜丘,深深打动了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观众,也让中国透过高仓健、透过这部电影,了解到日本、了解到现代化社会。
  当时,「日本」与「现代化」重叠,我想很多人都是通过这部电影思考日本模式对中国的意义。看过这部片子的人,肩扛著改革,走过30余年。回想起来,如果说这部片子究竟给了他们什么,或许可说,以这部片子为代表的那个时代日本影片,刺激了整整一代中国人对现代国家、现代化的向往。
  那个时代的日本电影,成为改革之初一代现代化社会的窗口,引起普遍的感动。张艺谋就从日本电影受到很深影响。在他记忆中,那个时代是挥之不去的。后来张艺谋邀请高仓健拍摄了《千里走单骑》。片中高仓健宝刀不老,演技炉火纯青。尽管情节单纯,但却以演技感人。这部片子还了张艺谋夙愿,也表达了他的「乡愁」。张艺谋还想重寻上世纪70年代末的那种普遍的感动。尽管各种功课十分到家,但时代已经远非敞开国门之初,他无法唤回一个时代。
  恐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120余年以来中日关系最「温馨」的时代。中日政治家,多以大局出发,维护来之不易的两国关系。人们记得,1985年时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社,但他得知中国人民对其行为的反应后,即决定不再参拜。他的行动与决断,与此后某些日本政治领导人比,立见高低。
  在中国,如高仓健那一代人影响力、号召力的日本人已经无几。高仓健的离去,也许象征一个时代开始落幕。想到此不禁有种苍凉。这几年,中日关系渐行渐远。尽管今天的中日两国,分别进入不同的时代。高仓健那一代的日本明星,在中国享有崇高的地位。中野良子、栗原小卷这些文化界人士,以他们的职业操守、责任感,连接了中日两国民间。高仓健一代,给中日两国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这就是,相信民间的力量,相信文化的力量。
  今天,中国把注意力日益转向周边国家。中国决心与亚洲国家共同创造新的历史。这必将是亚洲人民、亚洲文化融合的历史性转变,其中包括新亚洲文明的创造。在这个巨大的洪流中,希望看到高仓健的继承人。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