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4年08月26日
新闻内容
第B05版:先驱教育
浮光掠影忆宝岛 (3)美浓小镇出名人
 作者:阿爽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联系方式:editor@chnet.co.nz﹐并请注明转交阿爽。

 

         我多次访台都未到过美浓,此次到访后不禁深深爱上这景美情浓的依依墟里烟﹑暖暖远人村。但见纪念牌楼高高耸立,栋栋红瓦灰墙伙房耀眼,无论三合院或四合院,建筑均具特色。据当地导游黄老爹解释,那是美浓人家基本住屋,其中祖堂是必备空间,作为整个家族成员祭祖之用。指一伙人共住的房子,则是父系家族血脉继承的房产。祖堂门外一对对褪色红门联似曾相识,引起我极大兴趣﹔特别是林家西河堂几户对联,包括:十德家声远/九龙世泽长﹔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十德云礽宏甲第/九龙椒衍耀东瀛传统也可喜﹗
         一身浅蓝客家装束,带着浓浓客家口音的导游黄老爹自我介绍说,退休后很想为家乡做点事才学起当导游。他一脸慈祥,真诚平实全程为我们导览:美浓原名弥浓,相传一批屏东客家人于清干隆元年来到灵山下的平原开垦,因那里山明水秀而取,居民皆务农而取,故名弥浓庄。居民在那里立碑开庄安居垦荒,形成一个客家聚落。日据期间,日本人见该地与其故乡美浓地形相似,便将弥浓改为美浓老爹还说:美浓数十年来有超过四百人获得硕士、博士以上学历,居台湾各乡镇之首﹔着名作家钟理和就其中典范。如此看来,到美浓还真不能错过钟理和文学纪念馆啊﹗
        
带着期待心情紧随老爹脚步,由朝元寺旁的吉桥左转,来到隐藏于茂林修竹间一幢不起眼建筑物﹔那便是建于1983年的钟理和纪念馆。此馆高两层,外观简朴环境清幽﹔一楼展示钟理和生平文学创作,二楼收藏台湾地区作家手稿及作品。拂面不寒杨柳风,徐徐将我带进台湾乡土文学的时光隧道中
         钟理和(19151960)被誉为台湾现代文学之父,美浓客家人﹔生于贫困家庭却坚持文学创作。擅于描写农村生活,笔触悲天悯人﹔后人称他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他十八岁那年与务农父亲在美浓开拓农场,爱上同姓的农场女工钟台妹,却遭当时社会强烈反对与家人不容,只好双双逃奔大陆。婚姻的压抑使他更为投入文学创作,但最后他还是返回故乡美浓,并于1959年写成名着《原乡人》,作品体现了台湾、大陆一家亲,面对外敌入侵同仇敌忾的爱国情怀,后来被拍成电影。钟氏经典名言原乡人的血应该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予人印象深刻。他的妻子钟台妹也被形容为他文学背后的推手。钟氏伉俪一生爱得凄美,为情至死不渝,催人泪下﹗
         离开纪念馆前,馆内陈列着那幅钟理和小行星图片吸引了我,细阅内容,方知小行星是目前唯一可被发现单位命名的天体。古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荣获小行星称号,钟氏则是首位现代文学家得此殊荣,编号237187,命名为钟理和(Zhonglihe)”。将他探寻人生价值、原乡意义的坎坷历程(人文),与天文家追寻新知识,探寻太阳系起源(天文)结合起来,意义何其重大﹗而发现行星的台湾中央大学特别制作小行星铭版及模型,在他逝世52周年纪念日当天分别赠予台湾文学馆及钟理和文教基金会收藏的创举,更别出心裁﹗
        
夜色苍茫中,我们挥别纪念馆。登上旅游车后不见黄老爹,正惆怅着未跟他道谢﹑道别一声﹔却见他在前面开着车,引领文友们到庭园特色餐厅老古的家去。碍于导游不能与团员共同进餐,只好向黄老爹要了一张名片以便电邮联络。文友们尽情释放回归自然的悠然情怀,饱尝客家风味美食佳肴。那一刻,我的汉俳诗兴也即时灵涌:

         晌午访美浓/风情纯朴小镇中/释情出樊笼
        
山岚薄雾飘/红瓦灰墙伙房寮/鸡犬互酬叫
        
客家远人村/民房风貌原封存/绺绺炊烟吻
        
小镇文豪史/坚贞情圣钟理和/择爱而固执
        
最美夕阳红/老古的家艺术浓/佳肴与君共


        
(后记:老爹还真有心,给我传来[百家姓堂号表]等珍贵资料。特此鸣谢﹗)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