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4年08月05日
新闻内容
第D01版:副刊旅游
阿拉伯国家:行乞不是丢人事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除去海湾国家等石油富国,阿拉伯地区的经济仍然处于欠发达状态,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裕,走在大街小巷,乞讨者随处可见。然而,这里的乞丐大多气宇轩昂,完全没有印象中那种穷困潦倒、飢寒交迫的窘态。他们衣著洁净,谈吐文雅。不靠歌曲演唱等才艺赚取行人的眼球,也不展示自己残缺的身体或悲惨的身世来博得他人的怜悯。倘若人们自愿掏出腰包给予施舍,对方也定要用祝福的话还你善行。和国内一些地方对游客围追堵截、成群结帮的乞讨者相比,这样的乞丐简直可以称得上雅乞了。
  记者住所的附近就有这么一位雅乞,他的行头很简单——一条充当坐垫的毯子、一串念珠、一个接受施舍的铝碗。每天早晨,雅乞来到一家服装店门前坐定,接下来便开始闭著眼睛诵经。累了,睁开眼看看过往的车水马龙,困了,索性就微微瞇上一觉。他衣著整洁,并没有令人讨厌的举止,进出店家的客人大多都要对他点头致意,甚至有些还会坐下来与之长谈。就连店家也丝毫没有要将其驱赶的意思,遇上颳风下雨天,还会专门给雅乞拿出一把伞来供其避雨。起初,记者还以为这位老人是德高望重的谢赫(阿拉伯国家对德高望重之人的尊称),久而久之才发现,原来他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乞丐。
  不是只有坐在地上放著铝碗的乞丐才可以行乞,普通人一样也可以乞讨。记者曾不止一次听过国人讲述这样的遭遇:和一个新结识的阿拉伯朋友聊得正欢,对方突然伸出手来向你要钱,要钱的理由多种多样——或是自己手头拮据、或是代他人求助等,无不让人难以拒绝。然而再看看对方雅致的衣著和体面的谈吐,实在不能和拮据的生活联系到一起,索性直接开口问对方原因,得到的答覆竟然是:“你是外国人,应该比我有钱。我需要帮助的时候给我一些钱,为什么不行呢?”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发生在记者自己身上——公寓住处的门卫有一次向记者请求施舍,记者拿出钱包掏钱的时候不巧把一张百元大钞掉在了地上。门卫接过施舍之后指著地上的钱提醒捡拾,记者正要对他表达感谢,没想到对方两手一摊,说“这钱我也看到了,我们应该把它平分……”事后记者把这件事讲与自己的阿拉伯同事听,他竟然对门卫的做法表示理解,认为对方是急需帮助的人,我们应该尽可能的给予其需要。

  阿拉伯独特的施舍文化

  看过《一千零一夜》的人都知道,乐善好施,是书中用来形容品德善良人物的高频词汇——出身贫寒却接济邻里的阿拉丁,发家致富后不忘回馈乡亲的阿里巴巴,以及因乐善好施而颇受人们爱戴的辛巴达……事实上,乐善好施正是阿拉伯民族的美德之一。在阿拉伯国家,无论是书籍还是民谚,劝导鼓励人们做善事的言行比比皆是。其中最常听到的就是这么一句话——“给别人他需要的,哪怕那是你唯一的骆驼。”
  这一善行的背后是阿拉伯独特的施舍文化,一方面,游牧生活方式为施舍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摇篮。在古代,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生活方式以游牧为主,人们始终处于流动状态,飢饿、患病与死亡是经常发生的事,人们逐渐养成了乐善好施、慷慨待客的习俗,以此来互相救助。另一方面,阿拉伯施舍文化又与其宗教信仰息息相关。在伊斯兰文化中,人们所有的财产都是真主创造的,人只不过是在替真主暂时管理这些财物。所以人的尊严与财产多少并无关联,乞讨者一样可以有尊严地得到施舍。同时,施舍还被认为是人们获得全善的必要条件,而全善又是进入天国的必具条件。施舍与施主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最终命运联结在一起,由此所组成的利益链,使虔诚的人们为求全善而终身慷慨解囊。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