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4年09月04日
新闻内容
第D02版:先驱博客
历史转折释放天性
 作者:钱钢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些天,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想起“历史转折”时期的一些往事,四五事件啊,恢复高考啊,夜半三更到新华书店排队啊,等等。
  我没有排队买过复习资料,我们去排长队,买的是文革后重新出版的外国名著……对我来说,有一本很重要的书:《基希报告文学选》。对,基希(E.E.Kisch),这名字今天不太被人提起了。他是捷克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名报告文学家和新闻记者。《基希报告文学选》选录了他在《怒吼的新闻记者》、《秘密的中国》等书里的一些作品。
  我是“文革”老三届中的小不拉子,68届初中毕业生,初中已在运动中荒废,更谈不上高中和大学。我在军中自学写作,1979年因对越自卫还击战调到军报当记者。
  我的知识结构是畸形的,缺陷甚多。上了前线,许多新记者脑子里冒出来的范文,只有《谁是最可爱的人》。当时在昆明军区内部报纸《国防战士报》上,看到重登作家冯牧在解放战争时的战地特写《时来亮》,我十分惊讶——他可以写一个新战士,从胆小鬼成长为勇士!这在“文革”中是要被当“中间人物论”大批特批的,那时所有作品都必须执行江青制定的“三突出”原则: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历史转折是轰轰隆隆到来的,仅从新闻记者所读之书便可见一斑。今天我的学生还很难置信,早在1980年代初,党报记者就在大量阅读西方新闻名篇。解放军报发给我们的,包括美国大学新闻系的采访教材、美国著名记者的采写心得,还有一本黎信、蓝鸿文主编的《外国新闻通讯选评》,它的正式出版是在1984年,但此前几年,我们就领到了内部发行本。
  这书里已有最著名的调查报道——《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关于水门事件的《事情有了眉目》。不过当时我们身在宝山不识宝。我们这些军事记者更感兴趣的,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在珍珠港事件中的现场报道《准备弃舰——愿上帝保佑你们!》,一位记者乘坐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亲历报道(记得篇名是《我坐上了猎兔狗式飞机》),当然,还有写《艰苦的步兵》的美国“大兵记者”欧尼·派尔。
  业务探讨的最佳场所是食堂(那时不叫餐厅)。当时规定,除了米、面,须吃一定比例的粗粮。粗粮者,今之健康食品,玉米、红薯等。一伙传媒新兵,啃著红薯,喝著玉米糊糊,高谈阔论美式导语的N种写法,欧尼·派尔的报道风格。生活是简单的,内心是绚烂的,假大空的新闻恶习已被我们唾弃,新闻工作的道路,似乎笔直笔直地伸向远方。一位朋友甚至在我那本基希的书上用英文题词:Overstep! You can! I believe!(超越!你能的!我相信!)真是豪情万丈。天性被释放,向往被释放,是的,这就是记忆中的历史转折。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