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5年01月13日
新闻内容
第D02版:先驱博客
三个时代两种识字教学
 作者:唐晓敏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语文学习,首先得识字。但不同的时期,按照不同的方法,识字教学的效率大不相同。
  传统语文教育,包括古代直至清末的语文教育,也包括继承传统教育经验的民国时期的私塾教育,有识字教学,但没有识字的“教学问题”。因为识字是不成问题的。邓云乡讲到了那个时代的识字教学情况:“识字,由认方块字起,一般几个月或半年之后,读等于是识字课本的“三、百、千”。
  这些识字课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句子短,句子整齐,四声清楚,平仄互对,音节易读,琅琅上口,很快读熟,句子读熟了,字也记牢了。”
  传统语文教育用一年左右时间认识了两千多个字,孩子就可以大致看书,他们进入的大量阅读的学习时期。许多孩子上了一、两年的私塾,就自己读书。
  到民国时期,识字开始成了“问题”。那个时期,学校的语文教育拋弃了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拿来了西方的教育观念,学生识字的时候,要求他们做到“四会”,即会认、会写、会讲、会用。这一下子就把教师和学生都难住了。识字量大大降低。
  传统语文教育是用一年时间识字两千,而新式的学校教育则是两年认识一千左右各汉字。差异很大。原因就在西化的“四会”观念作祟。对此,郑国民也分析了,他认为时间都放在“四会”上了:“每学一个生字都要练习组词、造句。大量的组词、造句练习充斥整个教科书,认为只要学生会用一个字组词并造句就会用这个字。从而大量地占用学习时间,语文学习效率低下。”
  上个世纪后期,是第三个时代。这个时代的语文教育的识字教学,用的仍然是民国时期学校语文教育的方法,识字教学起色也不大。
  对于这一识字量的要求,许多一线的教师在叫苦。而有些地方,如上海,则不断降低识字量的要求。2007年8月22日,上海市教委出台了《上海市小学一、二年级课程调整方案》,其中“语文篇目减少35篇。识字量减少400字,写字量减少100字,2000字识字量的学习时间从2年调整为3年。”去年,又进一步降低识字量,把一年级课文的篇数从45篇减至40篇,识字量从353个减至296个,写字量从296个骤降至118个。因此,还受到了批评。
  传统语文教育的识字教学,是最成功的。而现当代的语文教育,包括民国时期的学校语文教育也包括当下,因为拋弃了传统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盲目引进西方的观念,结果是把识字教学搞砸了!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