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5年04月16日
新闻内容
第A04版:先驱社会
两千张百年前广州老照片「回家」路—一位新西兰牧师与一批粤籍淘金者的情谊
 作者:本报记者蔚然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州图书馆馆长和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右)  

  (左起)唐启望、驻广州总领事陈立恩(Rebecca Needham)、George、卓稚雄(唐启望和卓稚雄是热心的广州市民,帮助George找到Alexandra Don及教会当年捐建的医院,现名江都医院,位于广州白云区,由南方医科大学接管)

  【本报记者蔚然广州报道】2015年4月13日(本周一)下午,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馆与广州图书馆共同举办「新西兰长老会研究中心藏广州老照片交接仪式」,2000多张老照片在交接仪式上由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John McKinnon)亲自转交给广州图书馆珍藏。
  据介绍,这批照片是由一位名叫Alexandra Don的新西兰牧师拍摄的,记录了老广州从晚清、民国、抗日战争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景象以及广州人民的生活。
  1860年后,一批华人从澳洲辗转来到新西兰南岛金矿干活,他们大多来自广州地区,他们是史料记载最早到达新西兰的华人。他们背井离乡,很多人倾其所有甚至是借钱买船位漂洋过海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卖苦力淘金。其中的很多人最后孤独凄苦客死他乡。
  Alexandra Don十九世纪末期在奥塔哥(Otago)地区传道,他很关心在当地淘金的华人劳工,深得他们信赖。后来Alexandra Don组织并带领教会人员远赴广州传道,用募捐得来的钱在广州的江村修建了一座医院,救济大众。同时他也替这些淘金者从新西兰捎带钱物回广东老家,充当信使。直到1950年,Alexandra Don才带著这批照片,离开广州回到新西兰。他去世后,下葬在很多淘金者安葬的墓园区。这批珍贵的照片交由达尼丁市诺克斯学院长老研究中心(Presbyterian Research Centre of Knox Collegein Dunedin)保存,静静地躺了半个多世纪。
  一年多前,George,一位在广州教英语的美国人,一位热心研究广州历史文化的外国人,无意中在网上看到几张很有历史研究价值的老广州照片,追溯之下,发现了远在万里之外的新西兰的一个研究中心库房竟有这样一个宝库。George的发现和努力促成了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馆和广州市外办在2014年联合在广州举办了「见证我们共同的历史——新西兰与老广州图片展」等一系列活动。广州市民看到了一个世纪前一位新西兰人镜头下的广州风貌。
  采访中,George介绍说他的妻子是毕业于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华人。他说,他和太太孩子会到新西兰生活。而Alexandra Don的曾孙,现在新西兰驻北京大使馆工作。他从祖父的口中得知,房子门前的大树,就是曾祖父当年从中国带回来栽种的。
  也许,这就是冥冥中的联系和缘分。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