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5年07月04日
新闻内容
第C07版:先驱时评
要病人激活新卡,银行病得不轻
 作者:高创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儿小张单位工资卡换了新卡,需要女儿本人亲自到银行办理激活,可女儿患上精神病多年。6月26日,家住汉口武胜西路附近的陈婆婆致电武汉晚报称,“我女儿患病比较严重,我没有能力带她到银行办理业务。”她多次找银行,尽管自己提供的证明资料比较齐全,但银行均以“办理激活业务必须本人到场”为由予以拒绝。
  就事论事,要说银行有什么过错,倒也未必。但作为银行而言,偏执地让一位精神病患者亲自到柜台,由本人激活,往小了说是不察实情、不近人情,往大了说是“唯制度论”、患上了“政策病”,并且病得还不轻。
  事情其实很简单,女儿罹患精神病,客观条件决定了只有陈婆婆代为办理,更何况准备了齐全的证明材料。银行似乎不为所动,制度限制、囿于规定当然是个理由,但面对特殊情况、额外案例,是不是该有更加吻合的手段、更加温和的姿态与之匹配?纵可拋出“为客户保密,维护客户利益”的银行神圣职责,但罔顾特殊群体利益、无视小众难题,即便保守了客户秘密,又何谈维护客户利益?
  与“精神病患者本人激活”严苛要求相去甚远的是,银行对普通办卡信息审核的一路松弛、大开绿灯。今年4月,太原晚报记者曾“冒用”他人身份,对19家银行网点进行了暗访,结果令人吃惊,竟有13家银行“中招”。试想一下,倘若陈婆婆“聘请”他人扮女儿,来一场“本人”激活,银行看不出猫腻,是不是又是另外一幅图景?当然,这只是设想,不该成为事实,但银行冷热不均、软硬不一的态度,难道不是道出了一些端倪吗?
  既然陈婆婆已经提供了完备齐全的证明材料,银行仍然不吃这一套,如此看来,这恐怕比证明奇葩的“我妈是我妈”更为可怕。银行循章办事、保障客户利益当然应该成为一种常态,但不意味开通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就是病态,如果真把后者当病态,那银行病得著实不轻。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最终银行表示“会进行特殊处理”,将根据相关规定,来办理激活手续,甚至还附带了医院探望的福利。这样的结果,怕是都要归功于“记者的协调”,笔者倒忍不住追问一句,这其中的“相关规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规定,为何偏偏总是“事后诸葛”且总能在媒体介入之后柳暗花明?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