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5年08月01日
新闻内容
第B04版:三人行
乱谈京剧
 作者:立言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言
  联系方式:
liyan_qian@hotmail.com 立言收

  自认是没有资格谈论京剧的,因为不懂。不懂而装懂,一定貽笑大方,自取其辱。然而游子先生既然提议“不懂的人说说京剧”,也只好硬著头皮说说自己的一鳞半爪之见,还望读者朋友中的博学君子屈尊指点,不胜荣幸。
  我最初接触京剧还是父辈的余荫。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祖父来北京,向他儿子、我老爸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在北京看一场京剧。后来才得知,弹得一手好钢琴的父亲居然也会拉京胡,唱老生和花脸。那时文艺舞台还是“百花齐放”,遂有幸看了拍成电影的《野猪林》、《杨门女将》等改编的京剧剧目,从父亲嘴里陆续听得不少“梅派”、“程派”、“马派”各自的唱腔特点和《借东风》、《四郎探母》等京剧经典故事。再后来“文革”样板戏一统天下,京剧传统剧目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统被扫除殆尽,但据说中南海里的毛主席还是要听老戏唱片的,未免大惑不解。
  七十年代后期“文革”结束,传统戏曲剧目解禁,在电视里看到的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赵氏孤儿》、《失空斩》等经典剧目,最令我耳目一新的是《锁麟囊》,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程派经典,记得是李世济主演薛湘灵,那幽咽婉转的唱腔,雅驯典丽的辞藻和音韵令人如乱花照眼,可惜那时我正全力以赴考大学,更兼已经学习了美声唱法,偏爱西洋传统歌剧,无暇他顾了。
  大学读中文系,讲明清文学时老师专门带我们去前门广和楼听戏,开始懂得欣赏戏词中的韵味与美感。毕业后从事编辑工作,业余研究明清宫廷史和北京民俗,京剧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这时才算一只脚蹭著了京剧的门槛。
  直到现在,我最喜欢的剧目还是《锁麟囊》。程砚秋先生在“春秋亭”、“三让椅”等折内的大段唱腔尤其是那著名的长短句,“耳边厢,风声断,雨声喧,雷声乱,乐声阑珊,人声吶喊,都道是大雨倾天。”;“她泪自弹,声续断,似杜鹃,啼别院,巴峡哀猿,动人心弦,好不惨然。”……高出则如天外游云,低唱则似花下鸣泉,抑扬错落、疾徐有致,鬼斧神工(章詒和语),真令人常听常新,感叹再三,拍案叫绝。人说听了程腔,再听其他的青衣都觉得淡而无味,此言不虚。
  《锁麟囊》是程砚秋先生的代表作也是倾尽心血之作,为翁偶红编剧,据说设计安排唱腔,就花去了程砚秋整整一年的时间,真可谓殫精竭虑。当初在上海黄金大戏院演出,竟出现了程砚秋在台上唱,观众在台下应和,最后成为大合唱的盛况。然而这样一出经典中的经典,在1949年后竟遭禁演,罪名是“宣扬缓和阶级矛盾及向地主『报恩』的反动思想”。程砚秋先生病危时还关心著《锁麟囊》的复排,但却遭到了乾脆的拒绝,于是这齣戏又成了他的催命符。他54岁去世,梨园朋友都说他和梅兰芳先生一样,走得正好,没有经过“文革”浩劫,实为万幸。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然而现在已经不是京剧的时代,如今娱乐形式如此繁复多样,视听方式又是如此的便利,可时下的中国人,有几个可以定定心心坐下来欣赏一折《锁麟囊春秋亭》,看一段《霸王别姬》中的虞姬舞剑呢?没有了观众的艺术还有其存在的价值吗?而传统艺术观众的流失,又岂是一句“传统文化与革新之间的断裂”所能概括?
  盼望真心有志于弘扬中华文化的朋友们,哪怕仅仅是拿出看电视肥皂剧的时间,去安安静静听一齣京剧经典,慢慢体味那程式、声腔、舞蹈里的博大精深的美,定会有所收获。如果再能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乃至子孙后代,就更是功德无量了。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