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5年08月01日
新闻内容
第B04版:三人行
插科打诨
 作者:周永杰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永杰
  联系方式:
winkie.chau@xtra.co.nz 周永杰收

  我从未看过京剧,可谓一点不懂,硬要借题发挥,唯相关字义而已。
  中文先驱报「三人行」专栏文友游子兄,提议今期写京剧,我如文首具实相告。当然,到网上搜寻,有关京剧的资料浩似烟海,但搬字过纸,照抄如仪,全没意思。哪像坦白无知,倒觉心安泰然。
  电影里,京剧常在清宫开锣,御前匯演。但其唱说一概不懂,加上发展中渗入许多讨好满族皇亲贵胄的元素,与汉人文化迴异,我这粤语为母的香江过客,完全不晓欣赏。通俗些只闻四大名旦中之梅兰芳,及其享誉日本,倾倒不少东瀛剧迷之逸事;至于儿时粤语片女星于素秋之父于占元,南来香港开办京剧班,徒弟有七小福包括成龙、洪金宝、元华、袁和平......等,亦早是大众饭后茶余胡扯闲聊的话题。
  事实上,文化艺术一脉相承,京剧和我相对更为认识的粤剧,不少行内术语大同小异。
  例如刀马旦、青衣、生旦净丑,唸做唱打.....移居纽西兰后,常与好些爱好并表演粤曲的朋友交往,这方面的了解自然增多。说到融入日常用语再加发挥的,首推「行头」一词。
  它原指京、粤等传统戏剧的服饰,基本的「行头」包含:蟒、靠、褶、帔、衣、盔、靴等。这些「行头」依角色身分和行当来穿著,无时代、地域或季节的限制,一套行头通常可以在不同的情形下穿著。也就是说,同一套行头在不同的剧目里,各表现不同的角色。时至今日,引伸到一众喜炫耀,爱标榜者那身金银珠宝。
  他们用作攀比拼斗的「行头」,却全是被讥为「现代鸦片」的马象、格仔等手袋皮鞋。
  插科打諢了一回,该到压轴出场。而同样可笑,习非成是的,是大部分人都误解了这源自戏班融入生活的重要词语。先说源考,旧时戏园演白天戏,一般在中午十二点多开锣,到傍晚六点多打住;戏目有六七齣甚至八九齣,一般分为三段,前三齣通常为新角儿或学生们演,中间两三齣比较好,后三齣是观众最欢迎的戏。这三段里每一段的末一齣,叫做「轴子」──前轴子、中轴子、大轴子,此乃清末民初北京几家戏园子演戏的规程,说「轴子」就是每段最末演出的剧目,而倒数第二齣戏便成了「压轴」。
  由于这种传统,致使当今有些并不太懂京戏的人,老以为压轴是每场戏的末齣,而把「压」字当做「最后一著」理解,其实与原意略有差别。至于我在「三人行」中叼陪末席,就是论资排辈皆是最低,文友们又尊幼让小,是楔子而非樑轴,荒腔走板,不堪抵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