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6年10月13日
新闻内容
第C10版:先驱文化
移民新西兰,如何处理孩子 换了新环境后的“同伴压力”
 作者:可可清新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前段时间有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得到广泛传播,题目是《“同伴压力”一生的挣扎》。我也转发了,并标识其为“深度好文”(下文中我简称为“《同伴压力》一文”)。认为这是一篇好文,并不代表我完全接受文中所表述的所有观点,毕竟片段式的文章能够带来的信息总是不够全面,但我依然感谢这篇文章的作者,因为这篇文章为我之后的观察和思考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切入点。尤其在女儿和我们一起移民到新西兰后,换了一个全新的环境,这篇文章更是给了我很多帮助。
  什么是“同伴压力”?
  尊重原文,摘录《同伴压力》一文开篇时作者对“同伴压力”的描述如下:“同伴压力是一个可能困扰一生的问题,尤其青春期的孩子,在自我意识和判断尚未成熟的时候,很容易因同伴压力误入歧途。
  “Peerpressure”(同伴压力)是个恼人一生的话题。对3岁的孩子来说,那是小伙伴都有托马斯火车、自己却没有而带来的懊恼;对6岁的孩子来说,那是坐在一群每日以花生酱果酱麵包为午餐的孩子中间,开始讨厌自己便当盒里的中餐。
  对9岁的孩子来说,它是渴望加入人脚一双的UGG的群体,尽管那里面包裹的是汗臭的双脚;对11岁的孩子来说,它有可能是加入学校餐厅里那最受欢迎的一群孩子的渴望,尽管代价是装出酷酷的样子、冷落甚至嘲讽自己心里喜欢的朋友……”
  在我看来,“同伴压力”的确将会与我们终身相伴,不同的只是我们如何看待它、如何理解它、如何处理它以及如何利用它。从这个角度而言,并非只有儿童才是同伴压力的最真实感受者,你我他一样受其引力左右而不断进行著调整。现在回想起来,每次换工作环境之初,需要磨合并适应的其实就是身边充斥著的“同伴压力”——它可能体现为一个小集体所习惯的午餐习惯,也可能是一个更大群体所认同的工作沟通方式,这些都可以被视作为我们需要去面对去处理的“同伴压力”。是无条件融合其中,还是保持自我独立性地部分接受——这都将直接影响到我们与新环境的适应程度,其终极目标固然是找到一个平衡点,让自己尽快适应周边环境,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与环境的双赢。
  移民新西兰,女儿的“同伴压力”
  于我而言,读《同伴压力》一文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认识到自己本身也是“同伴压力”
  的受力者;二是意识到当孩子有困惑有压力时,我应该做的到底是什么?
  这里分享一个女儿的事例:本学期开学前,学校列出了新学期要求的文具清单。先生与女儿提前逐个准备,但因为春节假期安排比较忙碌唯独忘记去买清单里要求的2B铅笔。因为女儿画画的缘故,从国内出发时,女儿的文具中有很多各种类型的铅笔,其中不乏2B铅笔。我们试图说服女儿直接拿现有的2B铅笔代替学校文具清单中所推荐的某个品牌的铅笔,遭到了女儿的拒绝。接下来的对话中,女儿不但表达了她不愿意在铅笔上与别的孩子有所不同,顺带还说了她也不喜欢自己的保温饭盒因为其他本地孩子都是吃冷食三明治。当我们试图劝说还有另外中国小朋友也带保温饭盒吃热食时,女儿简单的回答了一句:那更糟糕!在没有读“同伴压力”一文之前,我可能还会坚持以我的观点去试图说服女儿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去忽视这些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压力”。但因为那篇文章,我开始试著去理解孩子所面临的同伴压力——这种压力正如同已是成年人的我们走入一个陌生的新环境时将面临的问题一样,都是无法逃避和忽略的。
  女儿在国内读完二年级才来到新西兰,在过去两年的公立教育中,“归整统一”是学校不二的细节标准,这些标准细致到要求作业本要白纸包皮再套塑料膜、试卷返回时装订位置不能有误,等等等等。违反这些细节要求的后果是让孩子们能够惧怕不再犯的惩罚措施。对于女儿本来就内敛的性格而言,这两年的“训练”已经比较顽固地在她的头脑里形成了必须“服从”和“不能变通”的固定思维模式。
  正因为如此,女儿来到新西兰读书后,面对陌生环境,第一反应必然是尽快“战胜”同伴压力:她说她想无障碍地和同学们沟通、她说她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同学会冲她大笑、她说她也要每天光著脚丫在地上奔跑、她说她也要下雨天不带伞就这么走著……点点滴滴其实都是她努力与同伴们“趋同”、达到“统一规格”的期望。
  女儿的“同伴压力”,怎么办?
  也许很多朋友会与我最初关注《同伴压力》一文时有著类似的期望:为“解决”压力去寻找一个标准、快捷又有效的答案。但现实生活是多样化的,我们所期望的标准答案不恰恰又一是一种“趋同”吗?
  面对女儿的同伴压力,“道理”其实我和先生都能讲,而且是很能讲的那种。但其实对于女儿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所要处理的细节而言,这些道理都仅仅是“隔靴搔痒”罢了。
  回到刚才的铅笔事件,先生和我掰开揉碎地解释给女儿说:新西兰的老师不会因为你带的铅笔不是指定品牌而惩罚你,只要是能用的笔就可以的,这里是很尊重个体差别的。女儿喃喃道:那为什么大家都要穿统一的校服呢?先生解释说:校服不是因为学校要求“统一”,而是为了平衡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孩子们的著装标准,为了不让贫富攀比成为孩子们关注的焦点,仅此而已。也许先生这一席话得到了女儿的认可,她不再继续坚持拒绝自己的铅笔。事实上第二天回来,女儿很开心地告诉我,根本没有人注意她的铅笔有什么不同。我很感恩家庭中这种平等的沟通氛围,沟通也许并不一定都有结果,但至少是促进彼此信息交流的有效途径。我和先生也在慢慢摸索和学习与女儿的沟通方式方法,因为开始思考“同伴压力”并非女儿专属,我们也才能正视她所处的环境并帮助她理解这些压力。
  相对于一直习惯的“说教”,现在的我们更愿意去倾听女儿在学校的各种小故事和小细节,认同她的感受,告诉她她的压力和顾虑都是正常的,甚至还会与她分享我们自己所面临的类似压力:比如我们到新西兰后存在的语言问题、习惯问题、文化冲突问题等等,并鼓励她说:在我们一起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她将必然是这个家庭中最先适应最能享受新环境的那位成员!处理
  “同伴压力”有法宝吗?
  哪里有法宝?我也想知道!很巧的是,在女儿学校例行的周五集会上有个“唱歌”环节,其中的歌曲不但旋律优美,歌词更是满满的正能量。回家后我从网站上找到了学校正在练习的几首歌曲,其中的一首给了我很多灵感,名字叫做《Individuality》,中心思想是——It's a songaboutme!因为是youtube上的视频无法直接分享,我将歌词摘录如下,相信大家依然可以感受到它带来的活力:
  It's a song about me
  It's a song about me
  It's a song about my individuality
  About the clothes I wear
  About the colour of my hair
  And it's about who I want to be near
  It's a song about me It's a song about me
  Sometimes I just want to be all by myself
  And sometimes I don't
  Sometimes we do agree And sometimes we don't
  Sometimes I want to do the same as you
  I might also change my mind
  It's good that all our faces aren't the same
  And it's good that we all have a different name
  And it's good that we are all a different shape
  Tall,short,big,small,in between
  You like to eat sardines with jam on top
  And I like to drink hot chocolate till I pop
  And you like to spread your toast with marmalade
  I'll try yours if you'll try mine
  Yep,me!在集会现场,老师会将学生们分成两组:一组唱蓝色部分一组唱绿色部分,一唱一和真是无比精彩。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当唱到“it's a song about me”,都会不由自主地在旋律下自豪地竖起大拇指指向自己——很是投入和享受。
  女儿爱上了这支歌,常常自己哼唱,表情放松且自豪。是呀,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中,有多少份额是用来告诉孩子:你就是你?甚至回想起来,在我和先生的人生之路上,又有多少精力和资源是用来纠正因“be yourself”之缺乏而走的弯路呢?从女儿放松且享受的歌声中,我想正确处理“同伴压力”的法宝之一或者起点应该就是“be yourself”吧。相信女儿在这样一个以尊重个性为基础的教育大环境中能够逐渐适应,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建立起自信。
  “同伴压力”一定是挣扎吗?
  在谈及女儿面对新环境时所面对的“同伴压力”的同时,也不得不再谈谈女儿或者我作为“同伴压力”释放者的一面。因为我乐于有记录并分享女儿成长过程的习惯,我的朋友圈中满满的都是女儿各种活动的记录。
  这里面有她学习书本知识、绘画、音乐、体育等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我曾经并未能意识到我的很多朋友在看到这些信息时会感受到“压力”,直到某日有朋友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你女儿的种种真是给人压力极大,亦或者你家闺女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我才开始注意到我可能给周遭带来的“压力”。
  相对于新环境中的同伴压力,熟知环境中的同伴压力也许对我们的影响更为深远。最有意思的是我的大学同学们在毕业近20年后的聚会上,聊天时还经常能提及当年同窗之间所带来的压力。更有趣的是当你说:你当年给我好大压力哦!得到的反馈居然是:什么?当年是你给我好大压力好不好!大概这也是相对论的一种体现吧。
  其实直到现在,我依然感谢充斥在我周边的同伴压力,因为身边一直有更优秀的伙伴,我的那一点点进取心才不曾轻易地消失殆尽。与我分享女儿成长点滴相伴的,其实是我自己朋友圈中更多正能量父母群的分享,因为这些朋友的分享我获得了无数宝贵的资源和经验,我无非是正能量的又一个传递手而已。
  我常说,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是很明显的,知识本身并无价值可言,因为资源的共享已经到了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的境地,如何有效利用我们所能共享的资源并付诸于行动,才是对我们真正的考验。我身边有坚持365天每天更新创意盒子公众号的杨妈、有不断推陈出新的品约珠宝店闺蜜+老板、有坚持10000小时写作计划的大喵、有为了孩子出国唸书现在开始准备雅思考试的妈妈、更有与无数粉丝分享儿童英文学习、组织各种公益活动的霖霏妈……这些都是我的“同伴压力”,我视这些为我最宝贵的动力,陪伴我不断前行。也正因为我同样会感受到“同伴压力”,因此当孩子在叙述他们所遭遇的同伴压力时,我便多了一份耐心,多了一份聆听的动力,而不会轻易地去“帮助”孩子找到解决的方法——因为我自己也在面对,才明白战胜压力的方法不是减压,而是正视它理解它甚至利用它。随著时间的推移,它的作用力方能与己力磨合为动力,继续前行。
  与《同伴压力》一文所表述的观点有所不同的是,女儿还未进入青春期,我很难去预测女儿到那个年龄因同伴压力而会面临何种改变或者调整,但无论如何,我期望女儿与我一样,能够将身边宝贵的正能量压力调整为前进的动力,正如她曾经与国内的小画友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玩耍共同进步那样,那么谁又还会说同伴压力是一生的挣扎呢???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