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6年10月13日
新闻内容
第D02版:读者文苑
那些留住我们青春和友谊的旋律与画面(三)
 作者:刘明昌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过我们数月呕心沥血的创作,一个展出面积六百多平米的村史展览馆布展终于完成。开馆那天,公社党委书记带领公社一班人和几个大村的支部书记光临现场,本村的老贫农老党员随同参观。走进展览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一段段声情并茂的解说,很快让参观者进入凄惨悲愤的情景。随著故事情节的深入许多人为之动容,那些有过相关生活经历的老村民甚至掩面而泣。公社领导没想到这么几个青年人就凭著钢笔、画笔、颜料和纸就能弄出这么一台大戏,达到了忆苦思甜提高阶级觉悟的效果,对此表示十分满意并宣称展览馆要继续办下去。
  根据公社党委安排接我们又开进了下一站赤金泊村。有了上一个展馆办展经历,按照成熟的流程操作,使我们用更短的周期交出一个质量更高的展馆。之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葛家村。作为公社管委驻地这里具有很大的影响效应,只能把展馆办得更好。我们认真总结前两个展馆的经验教训,充分利用当地各方面资源,凭著更嫻熟的技艺和更丰富的创意,高效率地拿出一个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精彩的展馆。开馆后果然轰动,引得县有关部门组织各公社负责人前来参观,大家赞不绝口,有个毗邻公社的负责人甚至邀请我们到他们那儿去办展。我们成就感爆满且内心窃喜,看来这个饭碗是一时半会丢不了了。
  办展一年多里,我们算是过上了农村里的白领生活,不仅不用去干繁重的农活,而且天大的事——吃饭得到根本改善,一天三顿饭由村里安排轮流到村民家中,淳朴的老乡都把我们当客人来招待。在葛家村办展时,村里安排我们吃住在养老院,一顿三餐白面馒头配小灶炒菜,这与我们在知青组时干嚼玉米饼的伙食相比简直是天天过大年。工作时我们四人各把一摊配合默契,有问题大家一起研究解决,顺风顺水,按部就班。晚饭后我们有时沿著村外小路散散步,有时会回到宿舍拉拉琴聊聊天,日子过得有几分安逸和愜意。在师范学校读书的庆信和发祥有时专门赶回来,看到我们的状态都免不了羡慕,大家在一起时就比之前在村里聚会的心情多了些安然和踏实。
  正当我们心无旁騖地准备把办展工作进行到底时,又一次变故打破了我们的安逸与和谐——山东胜利油田到我们县招工,鞠良和金城被选中,这意味著不仅是办展团队将被撤走一半,而且我们朋友圈再次面临著被拆散。对于鞠良和金城,虽然不舍眼前这份能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工作,不愿与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分开,但毕竟这是一次离开农村当工人的机会。对于我和洪敬,朋友离别的伤感和再次被就业机会拋弃的伤害比前两次更甚,庆信和发祥虽然上学了却没离开我们多远,现在鞠良和金城要到黄河入海口那遥远地方去。但不管怎样我俩还是要高高兴兴地为他俩送行。鞠良他们启程前一天,我们四人来到县城,首先到师范学校找到庆信和发祥。我们六人先来到照相馆拍了合影照片,之后在一家饭店喝了一顿送别酒。想到作为我精神依赖的朋友圈从此天各一方,我几乎崩溃并因此喝得大醉。
  第二天我们送他俩登上集结的客车,看到他们远去的身影我已泪眼模糊。之后我和洪敬失魂落魄地回到葛家村,想到我们活跃的小乐队、和谐的办展团队和亲密的朋友圈如今都风光不再,而且别人一拨一拨离开了农村,我们以后的出路何在不禁黯然神伤。但目前只能干好眼前的事,将来的事由命运摆布吧。我俩相互安慰调整心情后准备迎接下一个村的办展工作。
  这时葛家供销社负责人找到我们,请我们为刚改造的门市部搞室内装潢,主要任务是在所有货架上的眉板上绘制商品广告。这无疑是村史展馆的轰动效应在起作用,他们看中我们的美术创作能力。负责人说已经与公社领导商量好暂停下一个村办展,还要把我们安排到供销社的旅店吃饭住宿。同样是写写画画但条件比以前更好,刚与朋友分别的我俩又苟且地活跃了起来。
  供销社门市部布局与那时所有商店一样都是柜台式,柜台后面是货架,货架顶端有眉板。
  在眉板上绘制广告主要为了标明相对应柜台所售商品的类别名称,便于顾客进门后能尽快找到所需商品的柜台。我俩根据现场拟定了整体设计草图。洪敬的美术天赋再次得到发挥,用水粉写生形式画出了布匹、食品、烟酒、日用品、五金件、工具等实物,力求图像与实物相似度高、画面色彩鲜艳夺目。我负责书写商品类别名称等各种美术字,并照猫画虎地写生了几幅。为增强整体感和艺术性,洪敬还临摹了几幅山水画穿插其间。在绘画的快乐中我们很快完成了任务,当我们把30多米长的画板安装到货架上时,浑然一体的美术效果连我们自己也意想不到,门市部里顿时增添了几分艺术品味,引得顾客们翘首观看,供销社人士连声叫好。
  整整30年后的2005年国庆节,我与洪敬、庆信、发祥四对夫妇回到葛家镇作怀旧之旅。30年必然有河东河西之巨变是意料之中,那些村史展览馆早已荡然无存。当我们走进原葛家供销社门市部却有意外惊喜——这家已成为私营商店的货架上,居然还有一部分当年我们亲手绘制的包括山水画的广告眉板。30年里有多少坚固的物质都已灰飞烟灭,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家门市部也不知更换了多少门头和经营者,然而这些纸质的广告画却依然存在,可见艺术力量之宏大,而这些作品是出于两个非专业的青年之手。我和洪敬激动不已,端详这一幅幅褪色的画面久久不肯离去,依稀从中看到我们那段斑斕色彩的青春年华……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