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6年02月13日
新闻内容
第D04版:先驱文化
婚姻的真相:进可解衣扣,退可懂人心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芳芳,有房有车,高白美,年过35,待字闺中。天天张罗著我们给她找对象,我们也在卖男孩的道路上一直加班加点,策马飞扬。她要求很具体,40以下,初婚,有房有车,身高180,最好是从事理科工作的,要会做饭。某日,我们终于网罗基金男一枚,通过严格检测都达标,欢天喜地地送了过去,恨不得直接圆房。
  次日问感觉如何,闺蜜说:“感觉不错,人也温和……但还是算了。”
  我都要怒了,努力平静口吻:“为啥呀?”
  回答:“他有点喜欢抖脚。”
  还有一对朋友,恋爱都谈了四年多,临到婚礼筹备阶段,分手了。我们一猜就中,果然是婚礼细节没有谈拢。女孩妈妈苦口婆心地说:“你现在想清楚了,你不是要一个婚礼,是要一种生活品质。最爱你的时候都没有卡地亚钻戒,该当女皇的时候都没当,一辈子的女僕一眼可见。”
  一帮朋友没一个能说出句反驳的话,女孩哭得伤心,我们面面相覷。
  越了解世界,越懂得自己,要求越精确狭义;果酱麵包和心灵鸡汤越来越难以平衡,承担的风险倒是越来越高;社会参与的建议越来越吵,选择越多却让人越无措。现代爱情,到底是让我们变得更加幸福,或者是更加不幸?
  看过一篇美国婚姻发展史的文章,美国婚姻历史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850年左右的“制度化婚姻”,个体农户是最普遍的家庭形式,人们对婚姻的主要需求围绕著“吃、住、免受暴力侵害”;
  1850年开始,男性越来越多出去打工,社会分工差别扩大,在足够的基础和条件后,人们追求“友伴式婚姻”;
  1965年左右到现在,婚姻的制度色彩在淡去,美国人日益重视婚姻中的“探索、尊重和个人成长”,婚姻变成“自我表达阶段”。
  所以,当我们喊出“我不一定要结婚,但我要因为你,成为更好的人”这句话的时候,只是在走别人走过的老路。这没什么不好,但问题是,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一开始就认定的完美”,还是“携手探索丰富多彩、纷繁复杂又激动人心的漫长一生?”
  BBC一个导演,用40多年的时间,追踪了不同阶层的10个家庭,拍摄了著名的纪录片《56UP》。他得出的结论是,中产阶级那种看似乏味的婚姻反而带给人最长久的幸福感,这样的婚姻,往往伴随一个平凡的开头——门当户对,受教育程度统一,彼此从好感一起经历,基于共同的价值观而结合。
  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所以,理性的人是更容易获得幸福生活,井然有序,一切都在掌握中?还是感性的人更容易有幸福,生活走到哪里算哪里,随心所欲?
  这种问题永远有相反的答案,很大程度取决于各人对幸福的定义。但他认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表面上的有序看起来乏味无趣,但是在有序之中却有游刃的空间;而表面上自由随心却带来后续的混乱,最终是否能拥有自由和愜意却是未可知”。
  芳芳还是频频相亲,继续总不如意,甚至开始没有一个人能让她有继续聊下去的愿望。某日出门办事,外面突然大雨,遇到了很久之前的一个相亲男。
  用她的原话描述,这个相亲男见完之后都想不起穿什么衣服,还谈什么心动?
  彼此有些尴尬,但又不能不说话。哪儿也去不了,天色又晚,就钻进边上一家韩国烤肉店,边吃边随便聊。相亲男说起了对她的印象不好,因为他讨厌优越感太强的女人;芳芳也不甘示弱,说没见过哪个男人第一次吃饭就要AA。
  他们从坦白对对方的感受开始,聊到共同的海外求学经历,吐槽北京的雾霾和公司的国人规则,以及逼婚的爸妈……玻璃窗上是白茫茫的雾气,他们一边假装大口喝酒(实际只是很小口地抿),一边谈著各自得意失意……
  闺蜜说,那天晚上,不仅仅是对他刮目相看,对之前相亲心态的反思,也渐渐深化而明确起来。
  人生苦短,在虚度三十多年后,我越来越发现,多给对方一点机会,就是多给自己一点机会。对万事万物都保有某种宽容和松弛,才是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里,最好的治癒。
  放下要求,放下戒备,在感情里,就追求感情本身。我们罗列了太多的条件,说到底,也是要找到一个闭上眼依然清晰可见的人。
  身体的,物质的,外在的,社会的,赤裸身体带来刺激快感,但终比不上灵魂坦白时候得到的精神高潮;白天你PO在微信里,给你带来三百人叫好的钻戒,也比不上深夜你噩梦惊醒时刻拥抱你的双手。在婚姻里,能够随心所欲地描述内心感受,并能得到呼应,已经是最纯净又最丰富的回馈。
  在要求他人之前,我们应该先要求自己,感情到底是伟大的成功,还是巨大的失望,不仅仅取决于对方,还取决于你在这段关系里有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付出耐心和信心。
  所有的路都是必经之路,而我走到今天,不是为了跟你走一段,而是陪你走下去。所以,不用追求开端多美好,结局不潦倒,才是一种幸庆。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