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6年05月21日
新闻内容
第C05版:先驱文化
喜文乐见--周末荐书——爱诗乐‧沛克《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
 作者:文/杨熹文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者杨熹文,85后,常住新西兰,现居房车上,热爱生活与写作,坚信写作是门孤独的手艺,意义却在于分享。代表作《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讲述一个姑娘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史。
  微信公众号@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新浪微博@杨熹文
  

  我记不清在我喜忧参半的人生里,厨房温暖了我多少个绝望的片刻。
  刚开始独自生活时,一个人住在偏僻的城市边缘,没有亲人和朋友,整个冬日里的晚上,几乎都在和一本菜谱对话,花两三个小时在厨房里,静静地守着一锅咖喱,或者抱着一锅味道不明的面条,就在渐渐黑下去的夜里,为自己取暖;
  最贫穷的时候,只能靠吃泡面度日,在滚沸的水中下入一块面,小心在里面打一个鸡蛋,看着蛋清渐渐包裹住蛋黄,整只蛋陷进面条的中央,那富有的滋味让一度忘掉自己的窘迫;
  和恋人分手时,寝食难安,憔悴暴瘦,终于决定在某个清晨走进厨房,一边默默流着眼泪,一边拿着小锅为自己煮牛奶,牛奶沸腾起来溢出的香味,让我重新爱上了自己;
  想家到流泪时,我在记忆中搜索出来母亲下厨的模样,用自己笨拙的双手模仿她的手艺,油烟升起的那一刻,仿若我已经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年的独居,让我发现了人与厨房总是有著某种心灵上的联系,从生活里受的伤,总能在这里得到或多或少的治癒。一碗蓬松的白米饭,一锅慢火煲煮的老鸡汤,一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一份刚刚出了烤炉的巧克力蛋糕……你总能在厨房里找出一种味道,填补你心里的空虚。它像极了一个母亲,随时等待你投进她的怀抱,并且永远宽恕著你在这里犯下的错,那切宽了的青葱,煮过头的牛肉,撒多盐的炒菜,漏了陷的饺子……只要内心虔诚,就总会有补救的方法。厨房是母亲的乳房,恋人的双手,宇宙的中心,就像《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说的那样。
  决心去看《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这本书,不仅因为它讲述了和厨房有关的故事,还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过土耳其作家写的文字。我倒是见过街边小餐馆,打著土耳其的招牌,师傅把蔬菜和肉碎塞进一个口袋似的饼,在上面浇上花花绿绿的酱料,有点像我们吃了若干年的肉夹饃,我还见过在超市里摆在门口做促销的Turkish delight,那种切得四四方方的软糖,是家里常备的甜点,却必须配一杯咖啡才能抵消它多余的甜腻。我也有过一个土耳其朋友,给我做过青豆和番茄煮在一起的料理,配上了米饭,却用的是生米在锅里连续翻炒一个钟头,没有电饭煲的加工,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是土耳其的传统还是朋友的厨艺不精。
  于是在夏天最炎热的日子到来时,我舀了两大勺巧克力味冰淇淋放进我的冰咖啡,调好风扇,坐进沙发里,翻开一本由土耳其女人写的书,开始在这个有关厨房的故事中,搜寻著什么我不知道的滋味。
  这本书的开篇基调沉重,同时拉出三个悲剧似的人物,他们的痛苦都发生得非常突然。移民到美国很久的莉莉亚,因为丈夫的突然昏倒,要在这个从未感受到爱和理解的家庭里,照顾这个自己忍受了一辈子的性格乖戾的人;原本有着一个幸福家庭的菲尔达,因为年迈又任性的母亲摔倒后而从此拒绝走路,只能把她接入家中,完完整整地失去了自己的任何自由;一辈子不善与人交谈,把妻子当做唯一的依靠,开著画廊的马克,因为突然丧失了深爱的妻子,迟迟无法走出这份悲伤。这些痛苦的人,住在纽约,伊斯坦布尔和巴黎这三个地方,他们的故事彼此穿插在一起,看似不同,却又有什么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他们把自己各自的悲伤交予给厨房——莉莉亚招揽了很多房客,每天在厨房里为他们准备一天三餐就是她的精神支撑;菲尔达为儿子和女儿做他们爱的食物,陪小孙女在厨房里一起揉面粉,做蛋糕;马克终于决心把妻子的厨具全部清理掉,开始把自己不认识的东西一样样地放进厨房里,挣扎著开始新的人生。
  当三个人的痛苦都到了极限的时候,他们在各自的城市,都遇到一本关于舒芙蕾的书。据说这是世界上最难做的甜点,即使把做法的每一步都完完整整地复制下来,还是会因为各种各样意外的原因让舒芙蕾中间的部分塌陷下去。“美食评论家总会点这道名不见经传的甜品,来确定到底是该褒扬还是批判一家餐馆。从来都没得妥协,因为没有一款可以叫『差不多的舒芙蕾』。”
  那本关于舒芙蕾的书,还有一次次对舒芙蕾的尝试,是三个人情感的寄托,也是人生的隐喻,生活是最难的一件事,就像那个很难做得成功的舒芙蕾,不管有多么用心,她就像是一个美丽而善变的女人,直接坍塌在烤箱里,或者出了烤箱挺不了几秒钟中央就塌下去。我们在各自的厨房里烹飪著不同的滋味,那十几平方米的地方,就是整个人生的缩影。
  作者爱诗乐‧沛克的文字简单直白,却专注细节与心理。她对三个人物细致的心理描写,让主人公的形象变得鲜活,读者就像在观看一部电影。我们看到,六十二岁的莉莉亚对房客弗拉维奥超越友好的关照,菲尔达给孩子做朝鲜蓟和葡萄叶饭卷的欢欣,马克在奶酪摊前一脸茫然的挫败感。我们看到死亡,看到爱情,看到希望,而这些都是因为,那个装满了各种味道的厨房。
  《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这本书的原名直译过来叫《舒芙蕾》。很佩服译者韩玲的功底,把书名翻译得浪漫又巧妙,又或者这是一个女人的直觉,女人天生对厨房有著没有道理的亲近。
  这本书看完了,除了对土耳其女作家文笔的见识,还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想去做。我想找一家餐馆去尝尝舒芙蕾,或者去买一本舒芙蕾的书自己认认真真地做一次,看看几秒钟中间才塌下去,就像是对死去的莉莉亚致敬,对重获自由和人生的菲尔达和马克庆祝,或是献给厨房这个神圣而伟大的地方,让那么多绝望的人得到了拯救。
  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因为那里,藏著人间最单纯的欢喜。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