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一版下一版 》
  • 每周热点回顾
    2016年06月25日
    新闻内容
    第A01版:首版
    人在纽澳 慢生、快活--Auckland Photo Day 奥克兰摄影日我有一个奥克兰 — 好照片,会说话
     作者:本报记者 江茹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奥克兰国际摄影节Auckland Festival Of Photography

      虽然2016年的奥克兰国际摄影节刚刚过去,不过许多展馆画廊都还在继续展出作品,有的陆续到7月甚至8月才会结束。大都免票入场,就近也有休憩与游戏场地与设施,一家人带著孩子们一同去参观,然后休息玩耍一下,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里先看看其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内容吧,它就是“奥克兰摄影日”活动。
      

      10年弹指间,奥克兰摄影日2004-2014年优秀作品展 

      2004年,第一届奥克兰摄影日的优秀作品  

      国际摄影节的展厅之一。主题:家。 越南裔背景作者的摄影摄像音乐作品  

      主题:家。沈綺颖(Sim Chi Yin),以北京为根基的摄影师,本次以电子作品参展,内容为对“北漂”一族地下室生活的系列记录。  

      国际摄影节的展出作品之一,主题:家

      有一千个摄影人,就有一千个奥克兰。
      帆船之都、纯洁的少女与一百个情人、世界第三大宜居城市、南太平洋最美丽的国际化都市、房价涨速全球数一数二——啊,不好意思跑调了,快快重归正能量的轨道:生活在一座城市内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角度,你,喜欢奥克兰吗?
      想起《北京人在纽约》: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那么,奥克兰是天堂吗?但奥克兰不至于是地狱吧。——回顾起来,在奥克兰最为唏嘘感慨的日子里,你做著什么?最意气风发的时候,你又在哪里?
      而如果让你拍一张照片来讲述自己心中的这个城市,你会选择什么主题?
      来到展馆,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别人的眼中什么才是奥克兰。

      24小时:生命中的一天

      奥克兰摄影日,一年当中有那么一天:从0点到24点,你可以拍摄任何内容作为投稿作品。
      于是,每年6月,在庆祝完英女王生日后某一天,由凌晨到深夜,24个小时之内:一个日夜,一座城市,记录你眼中的奥克兰。
      年复一年,都有一天,就这样成为了奥克兰人捕捉这座城市影像的指定日子,也成就了这个国家唯一的国际摄影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2016年的“奥克兰摄影日”被设定在6月11日,周六。作为面向所有公众开放的大赛,无论是团队、个人、家庭还是成年与否,只要拿起相机、拍摄最能代表自己心目中的奥克兰的形象,就可以参加这场比赛。内容可以是场景,或是人物,又或者任何事件,只需要强调一点,就是作品必须由参赛人拍摄于指定的这一天,而不能是此前的现成照片。
      一年一度的奥克兰摄影日比赛自2004年就开始举办,至今12年来,已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我真地无法想像有多少人曾经拍摄过这座城市,又有多少照片最终被送到举办方手中、并被评选为最能代表奥克兰人观点的作品。
      于是,今年的6月18日至24日,在皇后码头的云展馆(Cloud),大赛第一次将2004年至2014年十年间的优秀作品一次性全部推出,向公众展示。
      这是一系列视觉的日记,也是我们的所在和所是。
      从每一个展板前走过,感觉岁月如梭,变动的是城市,不变的是记忆:每年这一天,你的每分每秒都可能被谁记录下来,这一天,属于所有在奥克兰生活的人。

      如果时光重来

      10年弹指间,这就是奥克兰摄影日2004-2014年的十年优秀作品展。
      如果你是一个新移民,想要知道12年前的奥克兰是什么样的,也许照片可以给你更好的答案。
      2004年奥克兰海边的浪花仍在,捲起千堆雪,2004年的那只苹果也在,画面里的她刚要再咬下一口……,一年一年的照片都在,让我们道一声:你好,奥克兰。
      2007年,前三十名作品被新西兰邮局采用制成邮票。美丽的花朵、熟悉的海边,变成精致的小版张邮票,一幅幅带著波浪锯齿的小小画面,留下了9年前许多许多的瞬间,而你曾经寄出的信封上是否贴过一张这样的邮票呢。
      2009年的奥克兰又是怎样的?看到一张相片,一个头戴礼帽的背影佇立街头,身穿冬季长外套,手拎公文包,看著像是一个职场上的人。越过他的背影,我们看到他面朝著的高大楼群里,有天空塔露出的半侧身子,这是市中心的哪一条街道。照片说:这是新的一天。背影让人琢磨,他累吗,每天醒来时他快乐吗,这是他在去上班的路上呢,又或者这是他四处奔走求职的某一天?
      在另一张照片里,Waiheke高中毕业舞会的国王与皇后,学生时代是多么美好,灯光斜斜映照,并立著白衣毕挺、白裙美丽的高中男生和女生两个人,头戴的闪耀皇冠有些倾斜了,年轻的容颜带点小小青涩或拘谨,但青春满溢出来,说不出的蓬勃朝气,这就是传说中的隔壁班的校花和班草吧,。
      相信许多奥克兰父母看到这张相片会想起自己孩子毕业那年的情景,不禁思绪悠悠。而观众也停在这张照片前,想著,这两个少年现在怎么样了,七年时间过去,他们是不是已经工作了,今天还在奥克兰吗。而他们周围的其他孩子们,在2016的今天,还能想起那年、那晚、那一刻自己的心情吗?
      不知是谁为他们拍下这张照片。相机,真是一个奇妙的伟大的发明。
      2010年的前三十名照片中,出现了一张奇怪的有著重影的黑白色的相片,说明上写著是3D立体照片。
      2011年,看灯光的小男孩,玻璃大门后的男童弯下腰凑近地面盯著、专注地几乎钻到地缝里去了,那是镶嵌在光滑的水磨石地面里的地下灯光把他迷住了,背景里人们排著队的腿脚像整齐的一行树林,他全神贯注地撅著小屁股看著地板里的那一小条灯光,像是什么也听不到。孩子的爸爸妈妈去哪里了,在这一天的奥克兰摄影日,不知是谁捕捉到这一个有意思的瞬间,又喧闹,又安静到无声,又纷乱,又时光凝滞到停止一般。
      2012年,标题Together,一人,一狗,他们依偎著看风景,我们则看著他俩的背影。请翻译成“在一起”好吗。有多少人能认出来远方的蓝色大海和优美的锥形山,他俩这是在奥克兰的哪里呢?

      亚洲面孔

      2013年,亚洲面孔渐渐增加。
      我不够时间去查证有多少摄影者来自中国,更不具备新西兰工党精英的神算子本领,无法仅凭姓氏的英文拼写就能区别华人炒房客,只能猜测著照片里的故事和背景。
      这一年的冠军是Groo.Lee,像是沙发上的爸爸和并肩而坐的妈妈与年轻儿子,在夜晚客厅里,只有四个屏幕是亮著的,大的那个是电视机的画面在晃动,小的三个是每人各对著一部手机或手提电脑、映亮著三个亚裔面孔。照片名为:We need to talk,让我们谈谈。
      嗯,是的,让我们刷朋友圈、发微博、让我们谈谈——和隔著屏幕远在天涯的人们交流和谈谈,至于身边的他和她,还有在镜头后面按下快门因此没有出现在画面里的他或她,就让小小屏幕点亮我们无声无息没有交流的关系吧,吃过晚饭,一家无言,这是多少中国家庭当下最为流行的夜晚氛围,我到底还是认定这帧相片是中国人了。
      Bryan Paul的Game on,比赛进行中,年约五十的两位男子对弈著中国象棋,一位正调兵遣将徐徐图之,另一位则一手捂嘴一手托腮沉浸在思索中,周围是观棋不语的三个人,他们全是中国人,同意吗?
      Colette Rhodes的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趁大好阳光,红砖房外,台阶上主妇手持拖把一级一级往下清理著,台阶下的男子像是身穿一套睡衣,正蹲著马步,抬两臂向前方亮出双掌,似乎是太极的起势动作。嗯,不要说这不是生活在奥克兰的中国人。看作者名字,不禁笑,这该是西方人眼里看到的中国生活稀奇景致吧。如果去一趟以悠闲著称的四川,那才会知道这都不算什么。再说了,新西兰人不也常常羽绒衣配人字拖鞋满街走吗,舒袒自在就好啊,亲爱的奥克兰人!

      2013、2014、2016

      Pete Rees的Trying to Give Up,同样是休闲,2013年的年轻的洋人姑娘在树下悠然斜靠,看著一本图书,阳光下斑驳树影笼罩著木桌木椅、水壶花瓶,那精雕细琢的维多利亚式住宅的廊台木栏杆,远处白色楼群和尖尖的天空塔,这如果不是奥克兰的名片,还有什么是呢?宁静、恬适、花草葱蘢,还有天光云影,太典型太全面的奥克兰元素了。
      Deb Moncur的作品“KFG”,马路地面上,一只大胆的白鸟一头扎在肯德基包装盒里,只顾奋力挖掘品嚐。它是如此投入,只剩身子在外、完全看不见脑袋了,自己还浑然不觉危险,只是津津有味地于这番新的事业,却被摄影人长枪瞄准一击而中,永远地定格在这一瞬间了。端详它的一对脚掌,原来是一只能够拨水戏水的鸟。不怕人的海禽在街头闲庭信步地觅食,这也是奥克兰的常见街景。
      2014的冠军之作,是一对拍摄婚纱照的年轻夫妻坐在Viaduct海港岸边休息,女子嘴衔一支香烟,看男子的背影不知是疲惫还是正在对著另一侧发楞。辉煌阳光映照著风景优美的一切,蓝色水面、白色游艇、还有那个可以收放起吊的人行渡桥。相信若干日后收到的婚纱照影集里,他们郎才女貌眉目如画清新自在,但在不事装饰的此刻,他们被摄影者意外地收入了镜头,现实、理想、传统、社会,许多的成份在一个画面里引发人们不同的解读。
      2015年,奥克兰摄影日因故消失了一年,很幸运地是,2016年它终于重新归来。
      每年“奥克兰国际摄影节”活动基本都在6月份英女王生日后,持续三周左右,可以看到世界各地送来的摄影作品。今年有一位以北京为根基的摄影师沈綺颖(Sim Chi Yin),本次以电子作品参展,内容为对“北漂”一族地下室生活的系列记录。
      整个“奥克兰国际摄影节”包括不同展馆画廊的多场展出与活动,“奥克兰摄影日”比赛在此期间选择一个周末作为拍摄日。今年的冠军会获得一部Nikon D5500相机。希望明年你也能参加大赛。
      本年度“奥克兰摄影日”于6月17日周五截稿,而6月24日,周五,大赛结果在皇后码头的云展馆(Cloud)宣布。我为这篇文章收尾的时候,作品还在评选当中,心中真是充满期待。

      有些展览活动还在持续中,不妨去看一看吧!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