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6年06月25日
新闻内容
第C05版:先驱文化
喜文乐见--荐书《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
 作者:文/杨熹文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者杨熹文,85后,常住新西兰,现居房车上,热爱生活与写作,坚信写作是门孤独的手艺,意义却在于分享。代表作《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讲述一个姑娘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史。
  微信公众号@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
  新浪微博@杨熹文 
 

  我小时候总以为自己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记者。我会第一个抢先去报道火灾现场,我会采访凶神恶煞的杀人犯,我会拋开世俗的评论挖掘贪官背后的故事……我对真相毫无畏惧,好像天生骨子里就沉积了这么一股正义感。然而我的这份梦想在一次大人的谈话中死去了,他们云淡风轻地说“现在这进地方电视台做实习怕是也要塞红包了……”我在门的另一侧听着,手中的练习册在眼中变得模糊,我的一部分梦想渐渐落了幕。
  我如今成长到二十七岁,多年的校园生活只让我学会猛啃书本,连在学校中的记者团里都没担任过半点重要的角色,进入社会后性格也愈来愈趋向内向喜欢自处,习惯“思考”大过于“揭示”。偶尔看中文电视节目中的年轻记者口齿伶俐地报道一件新闻时,我便感慨自己这样的年龄大概已经过了职业记者的黄金期,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依旧在身体里存放著一份正义感,我放下了话筒,拿起笔,希望从这笔尖流淌出来的都是世间最真实的味道。
  我从小便觉得记者这职业,无比崇高,因为它源于对世界的一份关心。几天前独自喝掉一整瓶红酒,突然对朋友讲,“有什么不写,就睡不着,有什么不写出来,就没法安心死去。”那一整晚没有人问我为什么写字,但我却清晰又朦朧地再一次知道,这股想用一根笔改变世界的某个方面的想法,是被什么都抵消不去的了。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这本书是对柴静和刘瑜两个人分别的采访,并不是两人间的对话。豆瓣上对此书评价不高,但我依旧给它很高的评价。自由的话题,不管是谁在说,不管是谁说了几遍,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收获。
  这本大概半个钟头就会读完的书,可能不会对你的人生产生什么实际的指导价值,但却是一个用来了解柴静和刘瑜的快捷方式。如果你还没有对这两个女人有过什么深刻的理解,那相信这本书可以带你去更多的地方,比如柴静的《看见》,刘瑜的《民主的细节》《观念的水位》……这样的短时间阅读,可以发生在去上班的路上,可以发生在午餐过后的小憩,可以发生在临睡前的半个钟头,这比大多数手机上看到的碎片新闻更具有思考的价值。
  朋友有一天说了这样一句话,“若这世界每个人都是和现在相反的样子,那这世界大概会美好得多。”我听了,莫名就有巨大的伤感,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如今活成的这副样子是对的,但偏偏没有勇气打破这一怪路数,去变成那个“应该去成为”的自己。这样的事情不用举太多例子,光是人贩子,毒疫苗这些涉及多人的恶性事件,你就感受到“但凡有一人能发出正义声音”的重要性。
  社会对柴静和刘瑜两个斗士般的女人,给予了很多相似的评价,但在这本书的前面,作者写道——没有一个理由像刘瑜自己对我们的表述那么有力:“我想之所以把我们想在一块,不是因为我们俩有多么相像,而是可能像我们这样的人太少了。”
  有时候细细想来,这辈子除了亲人,我没有什么特别在乎的事情,可唯有自由是不可割舍的重要权力。不管今后驻扎此地,还是再次漂泊他乡,我也希望有一份自由能够在我的身体里踏实地长存,这份自由对我来说,就是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不用担忧也不用恐惧,我就是活成了我心中的那副样子。
  记得有一天我曾经的高中同学,在这几乎十年后,为我的近照留了言,“真好,眼神还是没有变。”
  我几乎要哭出来,为这份最高赞赏,也为这份苦苦保存的天真。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