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6年07月02日
新闻内容
第D02版:先驱文化
喜文乐见--周末荐书——东野圭吾《信》
 作者:杨熹文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者杨熹文,85后,常住新西兰,现居房车上,热爱生活与写作,坚信写作是门孤独的手艺,意义却在于分享。代表作《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讲述一个姑娘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史。
  微信公众号@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
  新浪微博@杨熹文
  


  我至今记得那件对我的写作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件事。
  在我开始尝试写文章的时候,简直幸运到极致,一篇没什么营养的文章竟然能够被四处转发。那时我亲爱的编辑和我说了一段忧心忡忡的话,为我之后的写作敲响了一个警钟。那段话详细的内容我已经无从记得,最重要的观点是,“写作不能太偏激,不能只写表面,不能因为自己觉得对,就觉得别人错。”
  我隐隐约约地觉得,这段朴实而直接的话,会持续影响我的一辈子,直到我停下写作的那一刻。
  尽管我有多么不想承认之前的自己是个讨人嫌的人,但我确实是写了很多不得人心的文章。我用自己片面的观点,把和自己对立的那一面批判得片甲不留。我甚至没有留心看一看,这些无辜著被我批判著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过著什么样的生活?有著什么不能说或者没有机会说出口的苦衷?又是否有什么是需要我思考,需要我写下来的?
  我大学时喜欢上看日本作家的作品,渡边淳一,东野圭吾,青山七惠,吉本芭娜娜,高木直子……也不知道是被什么所吸引,一本一本地看下去,明明只是平常人的故事,却像是上了癮,从字里行间都能找到阅读的乐趣。后来我的编辑和我说出她的那番建议时,我就忽然醒悟,看日本作家的作品,最大的吸引力是,坏人也有柔情的一面,好人也有残酷的一面,成功人士有难言之隐,普通人也有灿烂的光芒,有人说这是美化后的小说,我却越来越觉得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东野圭吾的这本书《信》,就完全地表达了对“更广阔群体”的关注。这本书讲述了一对父母早逝的相依为命的兄弟,哥哥为了给弟弟凑上大学的学费而犯下抢劫杀人的罪行,从此入狱服刑,兄弟俩只能用书信方式往来。虽说哥哥已经在监狱为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赎罪,可是作为弟弟却并不轻松,他因为背上“杀人犯的弟弟”的罪名而失掉工作,放弃梦想,错过恋人,甚至在结婚后,妻子和女儿也因为周围目光的歧视,而受到排挤。整本书就是以哥哥的信为主线,东野圭吾借主人公的形象道尽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间接迫害。所以有评论说,“《信》已经跳出类型,流派的格局限制,兼得犯罪小说、成长小说、言情小说、社会问题小说之趣、是部集大成的作品。”
  我有一个习惯,是每次写完一本书,都去网上看看大家的看法,每次都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不同的人对同一本书,竟然会有大相逕庭的看法。我心里为这本书毫无保留地打了高分,却看到有人说“东野圭吾你还当自己是写推理的吗?你都越界写社会派了……果然越来脑子越不灵光了,只能写一些糊弄过去的文字了。”可是也有更多的人,和我持著同一种看法,觉得从这本推理不多的书中收获到了很多难得的道理——“
  ……比起一般人来,可能是条难走的路,可并不是没有路了,我想。”
  “大多数人就像外国风味餐厅店长那样,很快地就垒出一堵墙,只是不同的人垒出的墙壁有薄有厚而已。”
  “即使善良的人,也不能什么时候,向谁都显示出善良。得到那个,就得不到这个。都是这样的事儿。要选择这个就要舍弃那个,如此反覆,这就是人生。”
  ……
  从书里学到这样的东西,难道不足以让它成为一部好的作品吗?至少这样的故事让我们知道,这个社会上还存在著这样一种人,他们在生活的重压下,犯下了无法饶恕的罪行,自己和亲人的一生都要用著什么方式去赎罪,而这样的故事,又会引发多少思考?这些本性善良的人们,是什么让他们走上这条罪恶的道路啊?!
  我从前写字,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现在却真正认识到“世上没有对错,只有不同”那句话,对于写作,我要保持自己的观点,但一定要建立在了解别人的基础上,用文字呈现一点深刻的意义。一个作家,最好的状态,或许不是代表自己的观点,而是代表周围人的观点,代表社会的观点。而我觉得最好的作家写出来的文字,应该有一部分代表弱势群体的观点。那些无法发声又为这社会默默做著贡献的人们,才是最值得描述的人们啊。
  我至今也不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也不知道蠢笨的我现在才开始学习,此生够不够用……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