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7年05月20日
新闻内容
第C07版:先驱专题
只有张少华欠新凤霞一个道歉吗?
 作者:雅塔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5月10日,画家吴欢在微博上发了这么一条内容:
  


  微博发出不久,就有人指出吴欢是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和剧作家吴祖光的儿子。而且有人说,新凤霞当年的半月板,就是被人打碎的。目的很明确,以后别想再登台了。
  张少华这些年,因在银幕上塑造了不少老太太的形象,也被大家耳熟能详。

  


  从资料看,她是1936年出生的,1966年,文革刚开始时,她三十岁,正是能力和年龄都比较成熟的时候。可能因为出生好,又能跳腾,所以当了中国评剧院造反队的小头目。
  新凤霞都去世这么多年了,吴欢为什么突然发这么一条微博呢?
  有人估计,可能跟张少华前不久的一次高调自我标榜有关系。这些话引起了吴欢的反感,联想到文革中她的所作所为,认为很有必要做一个提醒。
  张少华的这条微博是这样滴:
  


  和吴欢的微博一对照,像不像是个讽刺?
  总之,吃瓜群众立刻围上来了,不问出真相,要誓不罢休啦。
  于是,张少华奶奶半夜三点发了微博,说明情况:
  


  咦,这似乎不是道歉,而是摆功啊!意思是当初要不是我带著队伍去救新凤霞一家,老的老小的小的,还不知要被揍成啥样呢。
  哎,这年头,如果不是对自己的人品有百分百的自信,还是不要随便评功摆好,否则真的很快就会被打脸:
  


  咦,这似乎不是道歉,而是摆功啊!意思是当初要不是我带著队伍去救新凤霞一家,老的老小的小的,还不知要被揍成啥样呢。
  哎,这年头,如果不是对自己的人品有百分百的自信,还是不要随便评功摆好,否则真的很快就会被打脸:
  


  和每一次文革话题的出现一样,个人层面的故事,往往也能激起很多人的反响。大家在讨论国难家事的同时,往往也在完成对国家历史、个人人格、文明进程等等的认识。我们不能小看这些讨论。
  文革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伤痛,这种由国家政党层面造成的历史悲剧,当然最好是由政府出面来反思道歉和追责。文革结束后,曾有过拨乱反正的时期,但当时国家百业待兴,急需重建,整体的基调是忘掉过去朝前看。
  但是历史总是会清算的,这是社会无法破除的发展规律。好在一直以来,人们并没有忘记这段不堪的历史。

  


  最早提议,并且流传下来的,是巴金的那本《随想录》。
  这是巴金全面反思文革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它的意义,必将随著时间,愈显珍贵。
  红二代里也不乏为当年冲动无知而伤害了老师道歉懺悔的:
  


  陈毅之子陈小鲁组织的同学向老师的道歉会。撇开安邦不说哈,这事他没做错吧?

  


  中国人普遍是很难认错的,很多年前台湾作家柏杨就说过,中国人毛病重重,就是从国到民,都有死不认错的心态。
  易中天也曾就此开过专题。这可能也是长期集权政治统治下的一种国民心态,一切都听上头的,自我认知的部分就发展的比较脆弱,不够强大,所以普遍缺乏安全感,生怕一旦认错,就会被众人唾弃、万复不劫。
  但其实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都是离不开且错且纠正的。勇敢认错,不仅仅承认了自己人格中的缺陷,也能提升整个社会的宽容度,社会和个人,往往是双赢的结果。
  如果张少华在吴欢微博出来后,第一时间,说出“对不起”这三个字,又能怎样呢?总比现在被人挖了又挖的情况好吧?
  放大了说,不仅仅张少华该对新凤霞说声道歉,每一个经历过文革、却安然无恙的人,是不是都应该对那个时代遭受过迫害、不公、伤痛的人,说一声对不起呢?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