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7年06月20日
新闻内容
第B02版:先驱文化
托起明天的太阳
 作者:杨林沙宕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说过新西兰中华教育基金会?如果您称二两线到奥克兰华人圈里纺一纺(访一访),您会很失望地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会摇头:不知道。
  这个基金会名头听起来很大,如果搁在故居国,八九不离十者应该是个官方组织至少是个有官方背景的机构。可是在这里,这就是一个民间了再民间的公益机构,它的英文原名直译是“光明未来教育基金会”,因为是由华人主导的社团,做的事迄今为止又主要面向中国,因此,便在名头上用了“中华”两个字。
  名头不小,其实做的事情并不大。最主要的事情,是他们通过义工或者侨联组织,每年从中国贫困地区(主要是贵州省)挑选200多个中小学生,向新西兰社区发布,组织华人华侨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捐助。每个学生捐助额为人民币1000元。
  迄今已经是第12个年头。
  由于这种方式可以让捐助者完全了解被捐助者的情况,是哪里人,在哪个学校读书,甚至连联系方式、家庭情况等都了如指掌,保障了捐助的每一分钱都全部发放到被捐助学生手里,获得了人们信任,所以该项活动一直持续至今。
  他们为这项活动取名“托起明天的太阳”。寓意是,哪怕是穷乡僻壤的孩提,只要给他们一点帮助,让他们留在学校继续学业,就有可能是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给他人、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发出光和热。
  不想在这里为这个社团平功摆好,因为中文《先驱报》已经在前两周他们举办慈善筹款晚餐会之后做了头版头条报道。由于某种机缘,我能够走到这个基金会的背后,看见他们的义工们在为这个他们拥戴的社团和他们热衷的事情劳作的身影,让人们听见他们脉搏的跳动声,就像走近一个卸了妆的女性,可以看见其真实的容颜。
  话题要从2006年说起。在一个贵州籍移民的聚会上,他们凑钱吃了一餐饭。这餐饭花了差不多近千纽币,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话:要是不吃这餐饭,把这钱拿来捐助咱们老家农村的学生,可以帮多少人?当时有人算了一个账,根据当时的情况,每个小学生每年上学的费用大概要200元人民币,如果再加上300元,那么,一个贵州农村的小学生不仅解决了学费,还能吃个午餐,买几个本子。对于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农村家庭,他们的孩子就可以留在学校读书了。一席话让这群贵州人做了一个决定。当时他们团拢了二十来个贵州人家庭,每家资助一个孩子,让这个孩子从小学读到中学毕业。
  带著大家的嘱托,Y和Z回到贵州,第一次敲响了贵州省侨联的门环,向当时的省侨联主席和副主席提出了他们想捐助20个学生的想法。
  不知道是因为贵州地处边缘,外出的侨民少,因此对Y很热情;还是贵州人本来就有一副热心肠。反正当时的廖主席和吕副主席表示一定全力协助把这件事情办好。
  他们当即组织了专人专车陪著Y和Z两位“华侨”,到最贫困的毕节地区考察。对当地来说,虽然同样是“上级领导”来考察,但是,由于是来捐资助学而不是考察“教育成果”,因此被推荐走访的是几所偏僻的农村小学。汽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Y和Z亲眼见到了这样的情形:课桌椅都是用几块砖头和木板搭成的教室,还有每个月只领几十块补贴,还在坚持上课的代课老师。Y和Z震惊了。他俩掏空了所有的口袋,把身上带的每一元钱都留给了这些学校......
  回到省城,他们郑重请求省侨联帮他们完成新西兰贵州乡亲的嘱托:捐助20个学生。
  省侨联表示,等他们过完春节回来,一定会把学生资料全部交到他们手里。
  一个月后,Y在春节后回到省城,去省侨联拜访,一是道别,二是取学生资料。
  吕副主席捧到Y面前的是一大厚叠带有学生照片的申请表格。原来省侨联在向各地侨联安排这个项目的时候,九个地州市的侨联都想把这个20个孩子的名额放到自己所在地区,省侨联没办法,就只好让每个地州市侨联都报20个孩子。结果是,有的地区报了30多个,匯拢到省侨联,一共是254个。
  Y看著案卷,感到有些棘手。在奥克兰的贵州乡亲只有20多个家庭,原本打算每个家庭捐助一个孩子的。这一下子弄了200多个。如果捐助只是一年,一家捐十来个,问题还不算大。可是,每家一年要捐十几个,要持续十多年,还真有些不现实。说白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很富裕。
  怎么办?
  看著Y有些为难的表情,侨联吕副主席抱歉地说,那就请您从中挑20个唄。
  Y打开学生申请案卷,看著表格上填写的内容。这几百个孩子,要么父母车祸双亡,靠爷爷奶奶养活;要么父母残疾,靠政府救济度日......
  看著看著,Y的眼圈都红了。他表示没法选,每一个都是穷孩子,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得到帮助。他决定把所有资料全部带回去。
  回到奥克兰,Y召集贵州同乡开会商量捐助的事儿。在大家为难之际,华社服听说了,当时的青联会也听说了,这些社团的领头人们纷纷表示,都是中国人,贵州的事儿,就是大家的事儿,愿意一起来帮贵州会办这件事儿!
  于是,“托起明天的太阳”就这样开始了。
  贵州会的人们笑了,因为有了大家的帮忙,这些孩子的学费总算有人有著落了;贵州会的人们又哭了,因为,在华社服南区办公室捐助大会上,254个孩子,不到一个小时,就被“哄抢”一空。
  为了把这件事办好,以这几个社团成员为基本班底,成立了纽西兰中华助学基金会(2017年,更名为新西兰中华教育基金会)。每年举办一次捐助大会,每次捐助200多个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让他们留在学校。
  “一对一”项目毕竟帮扶的面比较窄,于是他们又开展慈善拍卖活动,筹款捐赠图书,捐建图书室(馆)。据说,已经捐助了青海、甘肃、内蒙、陕西等省区。
  2017年6月10日,奥克兰皇庭大酒楼灯火通明的厅堂里,一场热闹而又庄重的餐聚活动在这里举行,这是中华教育基金会的第五次慈善公益筹款餐会。包括国会议员、总领事馆领事、许多企业、商会等政商人士云集于此。
  这是一场特殊的宴会。二十几桌的餐费,全部都是各个社团全额赞助或者是就餐者自掏腰包。基金会在每一桌基本餐费的基础上附加了资助一名中国贫困地区高中生一年费用的额度,征询人们意见时,没有一个人有异议,大家都说好好好。因为他们知道,这每一分钱都会被捐到那些贫困孩子手里。
  是的。中华教育基金会账目上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人们的捐助,因此每一分钱都会被用到捐资助学项目上。迄今为止,基金会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办公费用或者电话费用,因为这一切,都是“蹭”的几位基金会义工所在企业,连办公室都是。
  这是怎样的一群人?
  现任主席汪宾,在拍卖会上,以几万元高价抢拍到一幅当地画家的画作,眼睛眨都不眨;可是,餐会结束时,看著一大堆剩下不到半瓶的矿泉水,她把几个瓶子里的水灌到一个瓶子里,拧紧了带回家,还建议大家也这么做,因为这些水,不带走,饭店也是要倒掉的。
  拥有金钱,值得羡艳;而拥有情怀,更值得尊敬。
  理事钟文新,是个有头脑的企业经营者,更是一个爱心富足的人。他利用国内的人脉资源,组织来贵州省的一批著名书画家捐献了几十幅书画作品用于本次拍卖。书画家们表示,拍卖所得全部捐给基金会。这些作品,为基金会筹得了巨款,这些款项,可以捐建几个图书室,也可以资助数十个高中生一年的费用;可是,没有一篇文章,没有一个文字,提及钟文新。他已经习惯了付出,因为这样的付出,他已经为基金会做了十几年。
  这次慈善拍卖活动,之所以十分顺利和成功,广受赞誉,中舜国际的团队功不可没。他们的专业,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热诚,赋予了这个社团更多的含金量。他们的老总李梓铭,不仅让自己的公司职员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以及感情于基金会事务,他自己更是慷慨解囊,用高价把自己的一对古董宝扇购回。这分明就是变著方儿把自己的慈心奉献。
  芳竹,是一个活跃于华社文化界,跨越文学、电台、书画的多栖才人。不仅策划、组织、主持了这场盛事,她的画作拍出了近两万纽币的高值,她的贡献可以用数字来堆砌,而那不能用数字表达的部分,已经幻化成了比舞台灯火更亮丽的七色。
  “铁公鸡”林晶,想要她同意把钱花到办公费用上面,其难度简直可以用“吝嗇”来形容,因此得此绰号。可是,在捐助项目以及个人付出上,却只能用慷慨来描述;Steven,既是基金会不拿薪的会计,又是基金会网站的维护者,他用他的细心和严谨,守护了基金会的门户。
  还有基金会的每一位理事,Anne,Rosa,Susan,Vicky,海云、谢文....要想写下他们的故事,早就超越了这片文字的篇幅。只有一句话想说,那就是,他们中的哪一个不是这样的人?哪一个,不怀著一颗扑腾腾热滚滚的爱心?
  在他们手上捧著的,还真的就是一轮明天的太阳。
  这一轮太阳,一定会冉冉升起于天空......

  2107.6.19奥克兰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