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一版下一版 》
  • 每周热点回顾
    2017年08月17日
    新闻内容
    第A01版:首页
    跨越文化时差,剖析中国之谜
     作者: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 廓如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品《赤#1》[2013],张伟
      

    艺术展现场,摄影Sait Akkirman
      

    展望
      

    张伟
      

    杨光
      

    毛同强
      

    沈岳
      

    孟柏伸
      

    史金淞
      

    廖建华
      

    杨黎明
      

    艺术展现场
      

    《金蝉脱壳‧金百财》七号,史金淞

      携中国当代前沿艺术作品而来,穿越时空,纵横开闔,中国特“色”艺术展————传递关于中国的传统、色彩与现代之实践,更解构背后的价值、观念体系与深久长远的意义。
      作为著名中国策展人与艺术批评家廖雯女士的策划力作,也是由新西兰天铂当代艺术基金会以及新西兰Mossgreen-Webb's画廊联合打造的重大国际性艺术项目——《中国特“色”》当代艺术展览于2017年8月17日至9月9日在奥克兰市向公众开放,精彩呈现来自展望、张伟、杨光、毛同强、沈岳、孟柏伸、史金淞、廖建华、杨黎明——共9位中国知名当代艺术家的经典作品。
      此次艺术展为新西兰广大民众深入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实践提供宝贵的机会,帮助观众接触中国杰出的当代艺术家与作品,促进新中两国文化艺术交流发展。
      多数此次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是首次在新西兰展出。
      关于此次艺术展,策展人廖雯女士的一段话当可作为最好的註解:给西方观众一把直观地理解中国文化“复杂性”的钥匙,希望西方观众能够比较轻松地触碰到中国当代文化处境的核心。
      《中国特“色”》艺术展——如果说,以“绿色”代表新西兰,能够恰如其分诠释其自然、环保、年轻,而以“红色”象征中国,可以传递其历史之古老厚重、寓意之旺盛吉祥,那么,黄色与权力、黑色与肃整,还有白色以及金属色等等都深藏和承载著何种错综复杂的传统人文体系与价值理念?——这一批杰出的艺术作品,以敏锐的觉察、透彻的分析,以振聋发聵的创作力度,为人们进行著鞭辟入里的解读、重构与批判。

      一场展览,一场超越之旅

      尽管当代艺术的力量无法仅凭文字语言完成全部的置换与传达,但我们可以追随著导览者的脚步,倾听她的叙述,领受属于每个人自己的那一份通感体会:

      策展人廖雯语录——

      理解中国当代文化的复杂性有两点很重要。其一,中国自从有社会体制以来,政治、宗教、文化是一体的,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很难独立而论。因为,在几千年的社会衍变中,意识形态已经渗透到社会习俗、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即便是某种政治体制解体了,其意识形态依然根深蒂固。
      (传统中的艺术形式及其象征破解:北京紫禁城西侧现在的中山公园,保留著当年皇家的社稷坛)分别从中国的“东、南、中、西、北”取天然的“青、赤、黄、白、黑”五色土壤……筑成。
      这个“五色土坛”基于古老的哲学观,即五方(东、南、中、西、北)对应著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对应五色(青、赤、黄、白、黑),形式很“艺术”,而象征的是“江山社稷(国家政权)”。
      现在全世界人看见“红色”都会想到中国,而“红色”作为中国的国家象征,包含著最深刻的意识形态性……

      而众所周知的京剧脸谱,每种颜色都具有具体的人物性格的象征意义……

      即便是“青山绿水”这个看上去完全像征自然山水的词,也包含著意识形态意味……

      在古代向现代转换的进程中,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这样,面对如此多难和复杂的文化局面。
      (包括文革运动等中国历史上多次重大动荡冲击)……文脉断、内路堵、外形毁。然而,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浩瀚无比,毁之不尽,加之前面说的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的“渗透”方式,在反覆摧毁、反覆重建的过程中,最终呈现出混杂,零乱却生机勃勃的局面,这正是中国当下的文化处境。

      中国的艺术家,很难像西方艺术家那单纯地面对“艺术史”,在中国,艺术家想把自己嵌进艺术史的努力,事实上是一个伪命题,中国当代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必须直面复杂的文化处境,并且表达出自己的态度。

      (关于本次展览所选择的艺术家及作品)有几个基本要素,第一,以“色”在当代意识形态的意义转换为楔点,二,使用传统和现代艺术、工艺结合的方式,三,多年尝试呈现个人化的视觉语言形式。

      毛同强和展望都选用了“不銹钢”,这种现代材料因为具有耐腐蚀、现代感、轻便、廉价,尤其是“银亮”、“镜面”带有的虚假的“华丽”感,在中国快速开发中被最广泛地使用在室内室外,甚至一度成为“视觉污染”。

      毛同强的《秩序》,请武警枪击裱在木板上不銹钢镜面,武警、枪、枪击的速度和距离的计算,无疑都代表著某种“秩序”,然而光滑的不銹钢镜面被枪击后,却形成了不规则的变形,任何面对它的事物,都无法逃避这种变形秩序的笼罩和制约。
      展望的《假山石》,以不銹钢拓制真实的“假山石”。假山石是中国园林最体现文人审美的经典,石头虽是天然的,但经过人工反覆雕琢,就人工而言是“假”的,所以名假山石。展望以非自然材料不銹钢拓制,是以假对假,数学意义上可以“负负为正”,而文化意义上“假假能成真”吗?
      毛同强和展望都巧妙地利用了不銹钢的“幻化感”,强化了对生存处境和文化处境的质疑。

      张伟、史金淞、沈岳、阳光(杨光)都创造性使用了中国传统的高级工艺制作方式。
      张伟的《赤》选择的是特定“仪式”的象征物,一件的原型是“红盖头”,另一件原型是喇嘛的“袈裟”,但只塑造物相而抽空了“主体”,对称和均匀的折皱处理,传统大漆工艺的高贵和细腻,大漆红特有的典雅和沉稳,更加强了“仪式”的“空”的感觉。
      史金淞的《金蝉脱壳》是用传统的金属铸造工艺,铸造的“金白菜”。“白菜”本来是最廉价和日常的东西,但因其发音类似“百财”(各路财齐聚),从皇家到民间历来都有把白菜雕成摆件以求发财的做法。翡翠石天然有白有绿,又贵重,常被用来雕刻成玉白菜。“金色”在当下是“爆发”的总象征,史金淞直接以真白菜为模具,用金光闪闪的黄铜,脱壳般铸造的金白菜,寓意了全民的发财梦。
      沈岳的《桃花源》用传统的、经典的、高级的陶瓷工艺,手工塑造了五彩繽纷的乱七八糟的“花朵”,正是当下中国的“桃花源”。
      阳光(杨光)的《有机生活》把严重污染的现代电子垃圾碎片,以焊接和镶嵌等精细工艺手法,包裹在“有机”的果蔬上,直面中国当下最严重的有机生活污染的现实。

      孟柏伸的《盲经》、《时区》、《世界地图》等一系列作品,是用“黑色”的铅“覆盖”人为造成的差异,而还原其人性和自然的本质。如同大雪过后的世界,一切认为的差别都被覆盖,世界大同。

      杨黎明、廖建华的作品是“抽像画”,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抽像艺术,而带有类似东方禅修的意义。
      杨黎明作品的“红色”,是长期修心和创作时感受到的真实的“心相”和精神能量,巨大的中空的弧形占据了画面的中心,厚重的颜料被弧行运笔,一遍一遍推开,如画沙劈水,最终形成的近乎闭合的“圆”形,似乎带有某种的运动能量,内在较劲,难以平静。
      廖建华的《LJH》系列作品,是以各种颜色笔道,交错填充“空白”,直到空间为零。填充过程的每一笔都类似东方修行的“捻珠”,而且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必不可少方式。我称其为“艺术日常禅”。

      结语:失乐园

      策展人廖雯的以上文字,在笔者看来,其本身便深具艺术与观念的革新力量。
      回首故园,中国之美的古典精神,于社会与时代甚嚣尘上的粗暴野蛮中被日渐剥夺,就在种种断壁残垣浅唱低吟的奈何之侧,中国当代艺术不断生发昇华、研磨精炼,这当然是吾族吾民之幸事,而当中之思辨、解构和表达,其艺术与哲学高度、深度乃至维度的开拓,也无愧于被称为人类精神结晶之杰作。
      睁开眼看中国,应当是每一个对于美、对于清醒,仍然葆有希望与争取之心的观众在今天在当下的选择。
      关于这场洋洋大观的中国前卫艺术展,笔者也仍以廖雯的话作为结尾————
      当代艺术从根本上是无法用文字语言阐释的,关于作品的文字只能是一种简单的提示,更多的要靠每个观众自己去感受。当下中国犹如一个繁复混杂的、巨大的“失乐园”,我希望通过这个展览,从某种程度上超越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感受到中国当下文化的复杂性。

      中国特“色”艺术展有关信息:

      名称:Colours From China
      门票:免费参观,无门票要求

      公众展览日期:8月17号—9月9号
      时间:周一至周五10am—5pm
      周六10am—3pm
      地点:Mossgreen-webb's,23-25Falcon Street,Parnell

      其中:

      一,公众导览日(Public Programme)
      8月19日星期六,上午11点(Saturday 19 August 11AM)
      策展人廖雯导览
      主题:中国特“色”展览的主旨

      二,8月26日星期六,上午11点(Saturday 26 August 11AM)
      策展人廖雯与奥克兰大学艺术研究中心主任Linda Tyler联合导览
      主题:当今策展的现状

      三,9月2日星期六,上午11点(Saturday 2 September 11AM)
      策展人廖雯与画廊经理JessicaPearless联合导览
      主题:中国特“色”展览中的艺术家

      以上仅供参考,准确信息请以画廊官网发布为准:http://www.mossgreen-webbs.co.nz/content/gallery/colours-from-china/


      (本文照片来自供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