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8年11月29日
新闻内容
第A02版:本地要闻
基因编辑技术在新西兰有戏吗?法律严到吓死你!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因编辑是全球科技研究的“圣杯”。CRISPR/Cas技术的推进给了科学家用“分子剪刀”剪断和嫁接DNA的可能。但这项技术由于容易引发大量道德、法律、环境和社会问题,一直在新西兰受到严格监管。
  根据科学协会Royal Society Te Aparangi发布的论文,新西兰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基因编辑阻止虫害和治疗疾病。
  其中一个研究方向是阻止负鼠的繁衍,减少它给新西兰动植物带来的压力。新西兰的负鼠是从1850年开始由欧洲殖民者从澳大利亚引入新西兰的,目前全国大约有三千万只负鼠。负鼠是牛结核病的传播载体,一旦载有病菌的负鼠抵达某个牧场,那么这个牧场的牲畜被感染的风险会非常高。负鼠在树林中也是有害动物,它们破坏植物的根部、侵害森林中居住的雏鸟并偷吃鸟蛋。
  因此科学家希望修改负鼠的繁殖基因,削弱它的繁殖能力。跟毒药或陷阱相比这是一种符合动物道德的做法。但问题是,由于负鼠在澳大利亚是受保护物种,一旦这些基因编辑过的负鼠溜到邻国,很可能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影响。
  另一个方向是把基因编辑应用到保健品中,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但科学家们担心这种“根治”基因会遗传给后代,从而永久性的改变后代基因组成。被改变的单个基因很可能在未来和其他基因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正因为这样,在新西兰还没有人提倡把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临床研究。环境部长David Parker在2017年12月曾表示,政府没有计划改变现行立法。
  新西兰的基因技术立法非常严格。任何旨在改变人体基因组成或以治疗为目的的遗传生物技术都受到1996年《有害物质和新生物体法案》(《HSNO法》)管辖;如果基因编辑技术是用于繁殖生育目的,还受到2004年的《人体辅助生殖技术法案》(《HART法》)管辖;特定的生物手段(主要涉及到异种器官移植技术)受到1981年《药品法》的管理。
  任何含有新有机体的药物都受到《药品法》和《HSNO法》的双重管辖,负责伦理审查的是健康和残疾道德委员会;如果医学研究涉及到基因编辑技术,在适用《HSNO法》前要先交给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委员会审查。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基于基因编辑的药物在《药品法》和《HSNO法》上存在冲突,《药品法》比《HSNO法》优先适用,也就是说首先要保证药物是安全的。而且所有涉及到基因的药品在面世前不可能绕开新西兰食品安全管理局(Medsafe)的审核。
  除了这些明显具备管辖权的法律外,新西兰涉及到基因编辑的法律还包括:2001年《事故赔偿法》(涉及公共和私人法律救济)、1990年《新西兰人权法案》(涉及被剥夺生命权)、《怀唐伊条约》和《怀唐伊仲裁报告》(涉及毛利人在基因改造上的更大利益)和1991年《资源管理法》(涉及地方关于转基因技术的政策)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药品法》在2005年进行修改时,明确禁止在新西兰研发某些生物技术,包括:
  人体克隆;克隆程序;转基因胚胎;转基因配子;生殖细胞遗传程序。
  生物技术行业代表组织NZBIO称,由于法律严苛,新西兰在基因研究技术上已经落后于国际。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Smon Terry说这种严格的法律框架“符合新西兰的利益”。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