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8年12月22日
新闻内容
第B01版:资讯教育
张老师谈教育 -《优秀是教出来的》美国大学提前申请放榜,一位美高陪让妈妈的省思!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老师(张云腾)
  张老师,台湾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曾任教于台北师大附中。移居纽西兰20年,他撰写本报教育专栏多年,主持的奥克兰AM936中文电台《优秀是教出来的》节目已迈入了第12年。张老师持续关注全球教育大趋势,对学生的专业发展、素质培养、亲子关系、留学等问题有深厚的研究。他创办的《奥克兰教育中心》主要从事课辅、教育咨询规划、留学辅导等服务,至今已经有许多学生成功入读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在纽西兰和澳大利亚最激烈的医学院录取竞争中,众多张老师的学生年年脱颖而出。张老师出版过《纽西兰的活泼教育》、《荷媚波光》等书,也是《张氏心理学辞典》中神经和内分泌生理学条目的原始撰稿人。
  微信公众平台ID:besteduusa
  咨询邮箱:edu.to.best@hotmail.com

  「美高」这个词原本只是「美国高中」的简称,中国的留学大潮赋予了「念美高」新的意涵,它指的是「留学美国读高中」,更有人称这些小留学生族群为「美高党」,相应地,「美高党」的陪读父母在美国就成了一个特殊的既非移民、也不是游客的长期居住族群,而陪读妈妈的比例又远高于陪读爸爸。这些陪读父母中颇不乏对中西方教育问题具有深刻观察力的省思者,微信公众号《美国一号通》的作者Yoyo最近发表了《MIT早申放榜引发深思》一文,堪称是代表作。
  



  上表是十余所美国顶尖大学去年和今年在提前申请阶段所录取的中国学生人数统计(非官方确认信息),前八所就是传统的常春藤盟校。目前已知Class of 2023当中麻省理工学院的5位都是「美高党」,也许,这只是冰山一角,提前申请加上常规申请所录取的中国学生全部人数,其中在国内完成高中学业的学生和「美高党」各占多少?这份资料对于解读「美国大学的录取思维」和「中国美国的教育差异」将大有助益。让我继续努力,找到了这份资料就尽快与大家分享。

  中国国内高中生的MIT早申全军覆没?为什么?
  麻省理工学院(MIT)今年的提前申请(Early Action)人数创下了9600的新高,最终只有707位幸运儿获得录取,这些录取者来自全球486所高中,分布跨度从北极圈的阿拉斯加到非洲的津巴布韦。没录取当中的6182位被推迟(Defer)到常规录取阶段(RD)再次审查,2483位申请者直接被拒。录取的五名中国学生都是「美高党」,巧合的是,这五位都是女孩。招生办公室表示,MIT的这些录取者都表现出高标准的学术能力和人格特质,并且与MIT通过科学、技术、实用艺术使世界更美好的教育使命高度吻合。
  中国国内就读的拔尖学生在MIT的提前申请竞争中竟然全军覆没,陪读妈妈Yoyo不得不质疑,中国大陆的高中生到底差在哪里?她觉得,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在录取学生时会考虑申请者过去几年在什么样的教育体制下就读。顶尖大学本科的录取率一年比一年低,去年斯坦福以4.26%、哈佛以4.59%的总录取率创下历史新低。爬藤的难度和风险越来越大,Yoyo决心要探究顶尖大学到底最看重哪些因素?我们的孩子究竟缺乏哪些竞争特质?
  在这之前,许多美国大学纷纷取消强制递交SAT或ACT成绩的规定,这个举措主要针对美国的弱势群体学生,国际学生还是得提交SAT或ACT成绩以佐证自己的学术能力,这一项改变是否使得擅长考试的中国学生丧失了优势?Yoyo应该可以理解,当某些群体的入学门槛降低了,排挤效应自然使得其他竞争者的录取难度增加。
  中国国内高中生的MIT早申为什么全军覆没?第一个答案是,MIT本来就是申请难度最高的大学之一。今年MIT的EA录取率仅7.36%,这是所有顶尖大学在早申阶段的最低录取率,远低于哈佛的13.4%、普林斯顿的13.9%。因为斯坦福、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四所学校联合采取「限制性提前申请(Restrictive Early Action,简称REA)」,提前申请阶段的学生只能在这四校中选择其一,只能同时申请公立大学的EA或ED,不能同时在其他私立大学或学院做提前申请。MIT早申则是一般的EA,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其他公私立院校的EA或ED,学生的选校和申请策略更加灵活,导致学生更愿意以MIT为早申学校,MIT的早申人数自然就冲高了,许多学生反而把那REA四校摆到RD再申请。
  MIT的EA或RD申请都属于最竞争的等级,根本原因是,MIT拥有超强的理工科研实力和盛名,申请MIT的学生个个都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真正的高手过招,败下阵来,一点都不奇怪!

  美国大学招生官种肯的提醒和建议!
  陪读妈妈Yoyo曾经拜访多所大学的招生办公室,招生官普遍肯定中国学生的学术能力,但也提出了两点疑虑。第一,中国学生在「发现自我」和「个人价值体现」方面都不是很明显,很多学生到了高中最后一年还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梦想。第二,招生官都想通过申请文书(Essay)来了解一个学生的心声,可是,却经常在众多的申请文书中看到非常雷同的痕迹,这是招生官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很多学生因为没有热情、没有自己的真正想法,只好勉强堆积一些自认为是优势的东西,试图吸引招生官的注意。有一位招生官说:「只有你最了解你自己,只有你自己能够写出来自内心深处最动人的声音。你们必须相信自己,必须成为自己的超级粉丝。如果你们自己都不信任自己,那还有谁能够写出一份自信满满的文书。同时,你也要带著谦逊去告诉招生官,自己从哪里来?想到去哪里去?」
  招生官建议,中国学生必须真正关心他们自己、真诚地展示他们自己。很多学生通过做一些事情,展示出他们认为招生官会喜欢的一些特质,其实这大大地影响了招生官对你所写文书的良好感受。招生官的想法是:「我们希望你的个性能在申请中充分地、真实地体现出来。如果你是犀利的,那就做犀利的;如果你很风趣,那就展示你的风趣。不管你是什么特质的学生,这些特质一定能够在你的文书中体现出来。」
  几年前带学生团访问耶鲁大学,在招生办主持的说明会上,我请教招生官,多年来,纽西兰学生要录耶鲁,比录斯坦福、MIT、哈佛、普林斯顿还难,为什么?招生官当场答覆:「请告诉您的学生,Be yourself!」

  「美高党」的孩子如何锻炼自身的优势?
  相比国内的高中生,「美高党」学生在申请大学时更加知道自己要什么,表现得更为理性。一方面,他们拥有更丰富的资源,除了学长们的经验分享,也享有访问各大学校园的便利;另一方面,两三年海外教育和独立生活的经历,他们得以在一个批判性思维与自我反思的空间里全方位地成长。
  在MIT电脑专业念大三的陈同学是一名来自中国的女孩。她感觉高中三年里最难调整的一点,既不是学习上的挑战,也不是文化上的适应,而是如何进行自我管理与时间管理。
  陈同学说,相对于中国的高中,美国高中的资源更丰富,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事情的评价更多元。在中国,学生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了,在这里,体育特长生往往会更受欢迎。大家看重的不是你成绩如何,而是你够不够瀟洒。陈同学在美高时参加5000米越野赛跑,每天训练到晚上7点,比赛时回到学校都已经晚上9点多了,然后再开始做作业。正是这样的日常经历,让她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不只是学习,还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
  外在环境的变化逼得陈同学进行内向性的自省,她领悟了一个道理,当生活里突然出现了许多选项之后,你就更加需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如何分配时间、是否要坚持,如果她感到迷茫了,就必须停下来思考自己是否正在做「对的事情」。
  从某个程度上说,美国教育注重个性发展,美国学校提供了多样性选择与平台,这些本来就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元素。应试体系的无奈在于它可能抹杀了差别性教育的价值,对于在这种体系里成长的中国学生,「多样性选择与平台」是一种挑战、一种契机,当然,适应得不好也可能成为一种障碍。

  【本文原稿来自微信公众号《美国一号通》的作者Yoyo授权,增修之后与家长朋友们分享。】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