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一版下一版 》
  • 每周热点回顾
    2019年07月18日
    新闻内容
    第A01版:首页
    Road to Zero:新西兰道路体系的最大改革来了!
     作者:垦泥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7月17日新西兰政府公布新的《道路零死亡》(Road to Zero)道路安全战略提案。零死亡提案明确表示,政府将在2020-2030年将新西兰的道路死亡人数减少40%,并最终追求道路零死亡的愿景。为实现目标和愿景,新西兰正式效仿全世界道路安全管理最领先的瑞典,将瑞典的《零死亡愿景》(VisionZero)全面引入新西兰。
      对新西兰的道路使用者来说,这一提案带来的改变将是颠覆性的。它很可能意味着全国道路限速大修改、城市全面落实隔离栏、环岛逐步取代红绿灯、更严的儿童座椅标准和进口车安全标准等等。提案在推出后,有四周的公开咨询时间,政府将在8月14日后根据收集的意见进行修法工作。

      《零死亡愿景》:奇迹创造者

      瑞典坐落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气候寒冷,山林众多,地势险要,道路状况存在先天缺陷。在机动化过程中瑞典经历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但从1997年瑞典开始推出《零死亡愿景》法案后,瑞典道路死亡人数从541人锐减到264人,已经成为全世界道路死亡率最低的国家。
      目前发达国家中每10万人的车祸死亡人数:美国是11.4人,新西兰是7.0人,欧盟是5.5人,而瑞典只有2.6人。在2010年瑞典更是成功实现部分的零死亡愿景,将儿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彻底降至0。对一个私家车数量翻了一倍的国家来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零愿景为何能创造奇迹?简简单单四个字:以人为本。不简单的是瑞典政府将这四个字落实的决心,事实上瑞典将该法案视同为政府与公民订立了一份社会契约:只要公民遵守交通规则,道路设计者就会尽最大努力杜绝所有致死因素,其他一切目标——包括速度、效率和减排,都必须让位给生命安全。
      以安全座椅为例:瑞典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为了在儿童道路安全方面做得最好的国家,最大原因之一就是推广使用了反向安装的儿童安全座椅(Rear-facing Car Seat)。儿童由于身体结构和骨骼方面的特点,在车祸中受到的致命伤害往往来自于颈部,而反向安装安全座椅的原理来自于火箭升空时宇航员的坐向,通过反坐来分摊冲击力,从而保护颈部和脊椎。在欧洲大陆,儿童强制使用逆朝向安全座椅的年龄只有15个月;而在瑞典直到4-5岁,政府依然鼓励家长给儿童使用反向安全座椅,这也是瑞典很少有儿童死于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
      又比如去年瑞典在部分道路推出的主动减速系统(Actibump),一旦探测到车辆超速行驶,就会触发路面稍微降低几厘米,从而形成一个反向的减速带;而如果车辆是在法定时速内行驶的话,系统就跟普通路面无异。这种智能化的设置虽然造价昂贵,但能够增强城市地区弱势道路使用者的交通安全,同时保证道路无障碍,因此在瑞典多个城市开始试点。
      瑞典已经将交通文化纳入国民教育的一部分,瑞典小学生每学期需要接受20个课时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在驾驶教材中,政府的安全驾驶建议微小到下雨天车辆经过行人时应减速——因为可以避免路面积水飞溅,分散双方的安全注意力。虽然并非强制执行的法规,但在意识上有效改善了公众的驾驶习惯。
      瑞典国会在1997年通过零愿景提案时就非常明确一点:是人就会犯错,不管多么谨慎和负责的司机都可能发生事故;但交通系统本身不应该犯错。也就是说一旦发生事故,作为过错方的绝不应该是道路环境。这也是为什么瑞典在近二十年的道路规划中,始终把安全性放在首位的原因。如果你在1997年和2017年分别去过瑞典,就会发现当地市区车速变慢了、行人专用道变多了、超速摄像头随处可见,但这些改变带来的效果就是——瑞典的道路变得更安全了。
      在《零死亡愿景》下,瑞典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两个重要的道德准则:
      1)一旦发生死亡或重伤车祸,就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2)道路使用者的生命与健康优先于社会其他效益(例如流动性、效率、减排等),换句话说,任何其他社会效益不能拿人命做交换。
      瑞典的零愿景影响了世界多个国家和城市的道路交通改造。包括英国、加拿大、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和美国的纽约、旧金山等多个大都市都纷纷采纳了零愿景精神,根据自己的国情发展出当地的道路安全战略。就连中国,也通过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提出了“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的口号。

      新西兰:多死了三分之二!

      900万人的瑞典,道路死亡人数只有253人;而人口不到500万的新西兰,去年道路死亡人数多达377人。根据《公路零死亡》提案的说法,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没有新西兰这么高的道路致死率。发达国家中与新西兰国情最接近的是挪威(人口基本相当,道路系统也较多山路),如果比照挪威的道路死亡人数,去年新西兰有三分之二的车祸死者本来应该还活着。
      正是由于道路死亡触目惊心,交通部副部长Julie Anne Genter才在《道路零死亡》发布会上表示:“政府已将道路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并且发展出这一战略。”她说:“没有新西兰人会希望在路上失去自己的亲人。”
      政府希望在零死亡提案下,将未来十年的道路死亡人数减少40%。预计这将挽救750条人命,以及减少5600名道路重伤人士。如果顺利,到2030年新西兰的道路死亡人数将从当前的377人减少到226人。
      雄心勃勃的目标背后,是从基础设施到车辆安全、系统管理的方方面面改革,而所有改革将坚持以人为本的最高目标,将安全放在最高位置。重要的改革领域包括:

      一、基础设施改进和速度
      管理根据Genter的说法,本届政府将把改进道路而非修建新道路作为重点,从而与前国家党政府的做法进行区分。政府计划在未来三年斥资14亿纽币用于升级约1500公里现有道路的安全性,最主要的措施包括:给道路增加隔离栏(减少正面相撞事故)、侧屏障(减少侧面相撞事故)和齿纹震动带(路面的隆起带,起减速提醒作用);更多使用环岛而非红绿灯(减少十字路口事故);对高风险道路全面降速;地方议会被赋予更多修改限速的权限;升级高速公路和乡间道路等等。
      Genter说大约70%的道路死亡事件都发生在乡间道路上,而这正是前政府所忽略的:“我们将采取更均衡的策略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此外学校附近道路的限速和安全也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二、车辆安全
      政府将对目前的质量合格证书(WoF)和安全证书(CoF)检测体系进行审核。这两个体系已经在近20年都不曾有过全面审核。
      车检过程可能变得更加严格,政府会对是否带有现代安全系统作为汽车安检的一部分进行考量。此外,最早从明年起,进口到新西兰的新车必须安装有诸如ABS制动和电子稳定控制等安全装置;部分车型的二手车可能也会因为不符合安全等级要求而被停止进口。预计在十年内政府将出台关于进口二手车的安全规定。
      超过125cc的新摩托车被要求安装防抱死刹车系统。

      三、司机驾驶
      根据瑞典的零愿景精神,不管司机自身素质和技术如何,犯错都是无法避免的。新西兰的零死亡提案也对此表示认同,因此对驾驶员的规定并不太多。
      但政府再次指出驾驶习惯的重要性。在新西兰,每年有超过80名车祸死者都没有系安全带。正确和守法的驾驶习惯是避免事故的必要条件。因此政府将对安全带、醉酒、药物等驾驶习惯进行从严执法,并且很可能加强药检和酒精呼气测试。警方也将获得更多资金用于打击超速行为。
      Genter还表示,政府将对现有的驾照系统进行全面审核和作出部分改进。至于是否会强制司机每若干年重考一次驾照,目前还没有定论。

      奥克兰:迎来全面限速新时代

      早在2018年,奥克兰就提出了零愿景目标。这次中央政府推出零死亡提案,相当于是给奥克兰推动全面限速提供了“尚方宝剑”。
      从今年8月起,奥克兰市议会计划全面限速,90%的乡村道路都将下调限速;城市中靠近学校、社区、行人和自行车比较稠密的道路也需要限速。
      下图是奥克兰可能被限速的道路分布图,不同的颜色表明限速的差别。其中红线表示限速80km/h,黄线表示70km/h,橙色表示60km/h,市中心等繁忙拥堵地区被限制在30km/h。
      去年奥克兰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64人,重伤749人,死亡率和重伤率比当地车辆增长暴涨了五倍。根据奥克兰交通局首席执行官Shane Ellison的说法:“如果你被一辆时速30公里的车直接撞击,死亡概率约为10%,40公里是32%,50公里就是80%。”Ellison说哪怕时速只超出4公里,对应的死亡人数也会增加16%。
      在严峻的形势下,奥克兰市议会已经和中央政府达成共识,通过零愿景模式解决道路安全问题。这意味着流动性和交通顺畅等考虑必须让位给安全性,限速不但需要而且是必要。
      实现道路零死亡是一个充满野心的目标,也是对新西兰政府的最新挑战。无论你觉得这个框架是否合理,都有机会发表你的意见。完整的道路安全战略提案请查看:www.transport.govt.nz/zero
      公开意见征集的截止日期为8月14日。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