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20年02月15日
新闻内容
第C06版:DRIVEN专刊
我们需要健康汽车吗?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信大家跟我一样,如今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最新进展情况。大疫当前,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与之产生了密切的关系,也让我们不得不付诸精力做好每一个细节做好自我保护,最大可能地杜绝病毒对自身的侵害。如今春节返工在即,疫情下出行如何做好病毒防护,成为许多人最为关心的话题。与此同时,现在许多汽车厂商开始祭出“健康汽车”的概念,纷纷宣传自家车型抵抗病毒的“超能力”。那么“健康汽车”能否成为抗毒利器?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是我帮助大家收集了目前关于病毒防治的可靠性非常高的权威说法,以及“健康汽车”涉及到的技术点,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健康汽车”防毒能力如何,以及当下驾车出行的安全注意事项。
  “健康汽车”都有哪些秘笈?
  “车载N95口罩”、“IAPS智能空气净化系统”、“智能生态森林防护空调”、“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车内病毒防范功能”,“表面抑菌杀菌材料”甚至“高标准VOC材料”等等这些新鲜词汇纷纷出现在了车企的宣传资料中,那么我们就来剥丝抽茧,看看这些五花八门的名字是什么来历。
  首先,“车载N95口罩”、“IAPS智能空气净化系统”、“智能生态防护空调”指的是具备更强过滤能力空调滤芯的车载空调,同时配合具备车内负离子发生器来实现净化车内空气的装置。
  通常我们空调滤芯依据材质可大致分为下述几类:纯无纺布、竹纤维、冷触媒、活性炭、纳米矿晶、海曼普。而随着如今人们对于空气质量问题的日益关切,有许多具备更强过滤能力的空调滤芯开始出现在市面上,诸如经常被提到的HEPA滤芯。而HEPA是高效滤清器的缩写,这类滤芯对于过滤0.3微米甚至更小的颗粒物有着很好的过滤效果。
  而负离子发生器的主要原理则是释放出负离子,这种具有极性的离子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细小颗粒(包括病毒),凝聚成较大的粒子在空气中沉降下来。从而实现净化空气的效果。
  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指的是车内具备了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当车内PM2.5或者其他颗粒物达到一定浓度时,自动将空调切换至内循环,从而加速污染物的过滤。
  关于车内病毒防范功能,官方的说法是此功能能够“有效抑制并降低病毒对人体的侵害”,具体功能的实现原理没有透露,目前在网络上也没有找到类似的说法。当然,新闻中也说到,这项功能是“将重点突破的技术”,目前并没有成形。
  VOC是挥发性有机物的缩写,车内的VOC是车身上橡胶件、塑料件、胶粘剂以及涂料等释放出来的有机物,其中含有的苯类和甲醛等物质对人类健康是有害的。而高标准VOC材料指的是车辆使用的材料释放的VOC成分非常低,远低于国际标准,从而不会对乘员健康形成威胁。至于低VOC材料同病毒之间,应该没有任何关联性。
  这些秘笈有用吗?
  接下来我们依据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渠道来分析一下这些装备对于抵抗病毒、避免传染有没有效果。
  根据中国国家卫健委2月5日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提到的病毒传播渠道: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飞沫传播,即空气飞沫传播,是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一般情况下,飞沫传播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才可能实现,而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距离2米以上是绝对安全的。因为,没有外部条件(如风力)的帮助,飞沫喷射到两米以外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那么车外的飞沫飞入车内感染乘员的几率是多大呢?如果将车窗关闭,车内同车外空气相连的通道就是通常位于前风挡车窗下方的空调进气口。按照常识,如果不是被感染的病人报复社会对着车辆空调进气口打喷嚏,病毒能够进入到车内并且将车内人员感染的概率可以说堪比获得福利彩票特等奖。
  接下来说说人们所担心的气溶胶。气溶胶(aerosol)是指悬浮在气体(如空气)中的所有固体和液体颗粒(直径0.001-100微米)。自然界中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中微粒无处不在,构成一个宏大的“气溶胶世界”。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是否通过气溶胶传播,尚待明确。但是本着万无一失的原则,我们也要对气溶胶传播加以提防。但是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同飞沫传播类似,假如新冠病毒能够通过气溶胶传播的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近距离传播,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气溶胶都是有传播源头的,而一旦距离远了,气溶胶浓度是呈现指数级下降,通过敏感的监测可以测出,但是否能够达到感染的病毒载量,目前的案例非常少。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在非医院环境、人群密度不高,通风良好的地方,病毒气溶胶的密度很低,尤其是没有出现过聚集性疫情的地方,不必过于担心气溶胶传染问题,室外就更不必害怕了。
  从理论上来说,飞沫以及气溶胶的体积较大(飞沫直径通常为几微米,漂浮在地面空气中的气溶胶颗粒直径为10至几十微米),车载高效滤芯可以有效过滤掉它们,因此对于具备“车载N95口罩”的车型来说,对于车外的病毒传染源可以说完全不足为虑了。
  但是就如之前的分析,我们日常驾车行驶的环境大多为室外道路,在这样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几乎不存在病毒传播的途径。而传染病专家告诉我们,在室内防止病毒传播(尤其是气溶胶传播)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开窗通风,自然通风的通风量很大,开开窗,病毒稀释到一定程度,风险就很低了。有条件最好多频次开窗,如每两小时开窗10分钟。
  而说到“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之类的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监测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来切换空调内/外循环,来避免车外污浊空气进入车内。这项功能在雾霾等空气污染环境下说是相当贴心且有效的装置,而对于切断病毒传染来说我认为效果存疑——且不说它能否侦测车外空气中气溶胶和飞沫的浓度,即便能够侦测到,浓度达到“污染”级别时,那时车辆应该已经处于生化实验室中。
  事实上相比来自于车外环境的病毒传播,大家更应该担心的是来自于车内潜在的风险——诸如车内搭乘病毒感染者,或者我们去人员密集的场所或者医院通过接触或者其他方式令带有病毒的颗粒落在衣物或者鞋底带入到车内,都会给车内乘员带来传染的风险。
  那么面对这样的风险,“健康汽车”能够抵御吗?目前来看,“健康汽车”宣传的车内消毒手段主要有负离子发生器以及尚未面世的“车内病毒防范功能”。之前我们说过,负离子发生器通过产生具有极性的负离子来吸附空气中的小颗粒聚集成大颗粒从而沉降,来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假如病毒没有被负离子消灭,随着聚集的大颗粒沉降至车内地板或乘员衣物或鞋上,虽说降低了空气传播的风险,但是仍有可能随着被车内乘员带走。
  而假如车内感染乘客没有戴口罩,通过交谈、打喷嚏等方式在车内散布病毒飞沫,那么负离子很难在短时间内捕捉,因此对于飞沫传播带来的隐患可以说几乎无能为力。
  至于尚未面世的“车内病毒防范功能”,我们非常期待它的效果,但目前来说,它也只是镜花水月。与其将希望寄托于负离子,远不如打开车窗加速车内通风来得有效。
  因此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些车企宣传的所谓“车载N95口罩”以及“健康汽车”的概念在抵御驾车出行时病毒感染风险的效果几何:在防止车外病毒传染车内乘员这类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它们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而对于抵御来自车内病毒传染这类高风险事件,它们的效果可以说是“似有似无”。
  做好自我保护更重要
  疫情期间我们自驾出行,首先一点是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如果一个人自驾出行,我们在车内基本不存在病毒感染的风险,目前无论驾车、自行车还是摩托车相较公共交通来说,都是相对更加安全的出行选择;其次我们抗病毒要遵循权威发布的防治指导,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抵御病毒侵袭。
  同SARS病毒一样,新型冠状病毒也是通过眼睛、鼻腔、口腔等粘膜组织入侵人体。为了切断感染途径,无论在什么场合下,保持个人卫生习惯仍然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对此,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科学的指导,无论我们驾车出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习惯都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