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20年06月25日
新闻内容
第D01版:副刊教育
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能不能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养,父母的压力可以减轻一点!
  1995年,Judith Rich Harris发表了以《The Nurture Assumption》为题的心理学论文,开宗明义就指出:“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的影响吗?本文在考察了相关证据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由于极具说服力的论述、实验和举证,她获颁1997年美国心理学协会(APA)的George A.Miller Award大奖,“优秀心理学作家”的荣耀得到了认证。
  Judith在三十多年前就读于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班时,因为坚持这样的学术观点而与指导教授发生严重冲突,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班对她做出了退学处分。令人觉得无比讽刺的是,她的指导教授、当时的哈佛大学心理系系主任,就是鼎鼎大名的认知心理学大师George A.Miller,这位大师甚至在退学信中强调“Judith在心理学领域不可能有所成就”。
  Judith将此一挑战“传统亲子教养理论”的论文发展成一本详细说明来龙去脉的厚书。1998年,《The Nurture Assumption》一出版即造成轰动,译成了二十多种文字在全球热销,并且入围普立兹奖决选、《纽约时报》年度选书。
  这本书的英文书名原意是“教养的假设”,中文版书名《教养的迷思》。关于教养,Judith提出了最与众不同的说法,并且挑战那些长久以来被盲目推崇的不败信条。父母的教养能不能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Judith认为同侪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这个挑战教养的论述震撼了上个世纪末的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堪称是史上最具争议的心理学研究之一。传统心理学观点认为父母在对孩子的塑造过程中扮演着影响深远的角色,Judith的“同侪影响”观点被公认为心理学史上的转折点。
  同侪(Peer)指的是与自己在年龄、地位、兴趣等方面相近的平辈、同伴或伙伴。Judith发现,孩子倾向于模仿同侪(团体中像他们的人,例如学校里的同学)来修正自己的行为。孩子在小学期间已经开始展现社会化倾向,这也是人格发生永久改变的关键期,同侪相处和团体文化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影响可以超越父母和老师。Judith苦口婆心地提醒我们,父母亲并不能教导孩子社会化,那是孩子们互相教导的结果。
  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们是否过度膨胀了自己的影响力?很多父母总是一厢情愿、想当然耳地以自己的方式试图改变孩子,孩子在家庭之外的同侪经验、环境之潜移默化却经常被忽略了。这本书的书评作者点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当孩子们功成名就之时,有多少称誉是父母们应得的?当孩子们作奸犯科而被人唾弃时,父母们该承受多少的责备才算公平?
  Judith的论述峰回路转,“我想说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有些被高估了。我希望我的理论能让养育孩子的人放轻松一点,让父母的压力减轻一点。”Judith的阐述没有一丁点“父母不重要”的含意,她迫切希望我们明白真相,孩子的成长,还有许多父母无法掌控的影响因素。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没有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时,也别去责怪我们的父母,其中有很多的“果”源于自己选择的“因”。这样的结论抚慰了不少父母们的懊恼和自责。
  一位妈妈说:“看完了《教养的迷思》之后,现在,我非常放松自在地在带娃!”
  为什么要为孩子选择优秀的成长伙伴?
  1869年到1909年,Charles William Eliot担任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达40年之久,这一位哈佛历史上最具创新精神的伟大教育家宣称,如果他有机会从头开始建立一所新的大学,首先要造一栋学生宿舍,然后盖一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还有余钱的话,再去聘请教授、建教室。
  这位校长认为,学生的大学经历中,最重要的部分不是课堂和教室,而是让年轻人有机会离开家庭和父母,去尝试和锻炼独立生活,并通过大学让年轻人广泛接触各种人以及他们的信念、态度和背景。在他的想法中,如果哈佛学生的成分单纯、成长过程中的同质性高,这必然是年轻人学习和进步的障碍。
  1986年,哈佛校长Derek C.Bok委托该校教授Richard J.Light组织了一个65人的研究团队,代表包括哈佛在内的美国25所大学,评估《大学教育对本科学生(Undergraduate)成长发展的影响》。在访谈的过程中,教授们反复询问学生一个关键问题:“你在课内或课外的何种状况下学习效果最好?”
  Richard将十几年的研究成果写成《充分利用大学时代(Making the Most of College)》一书,这本畅销书最重要的结论之一是:“在大学时广泛接触来自各种宗教和种族背景的同学,并学会在一个多元化的环境里适应生存,是大学生在大学时代的所有经验中感到最吃力、同时又是收获最大的体验。”
  这一项研究的结论让人跌破眼镜,它见证了现代西方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论述:“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思想、学习和各方面影响最大的,不是学校,不是教授,而是他们的同学。”
  父母、师长、同侪团体,何者对孩子未来的人格和行为发展可以起到最大的影响力?多年来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人格发展,我观察到,这种同侪互相影响的效应从小学生、中学生到大学生的群体一以贯之。让人费尽心机的教养问题,父母、师长、同侪三者的影响力始终在进行拔河比赛,“同侪”占上风的时候似乎居多。
  优秀的成长伙伴足以裨益孩子的一生!19世纪末的哈佛校长Mr.Eliot早就看透了这个教养的玄机。
  教养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一个孩子一个故事!
  在一场杰出学生论坛中,一位学生感谢父母从小到大都让她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成长。看样子,孩子就学选学区,在学校里努力要挤进A段班,出国留学则向往大学名校,本质上,这种心态的源头,有很大的原因是为了选择优秀的、能相互切磋激荡的同侪。
  为了实践“让优秀年轻人互相激荡提升”的教育理想,美国优质大学本科招生的最高指导原则是“学生来源多元化”,藉以增加学生之间的歧异度(Diversity)。这种招生理念的创始人和追随者认为,群体分子的同质性太高将衍生出类似生物族群近亲繁殖的弊病。因此,美国顶尖大学名校经常放弃高中学业成绩极优或SAT考满分的申请者,他们更愿意录取综合素质高、有志贡献于人类的学生。显然,美国大学教育至今仍然是一个“同侪效应”的实验现场。
  《The Nurture Assumption》作者Judith堪称是解析教养故事的高手,她挖掘出孩童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她指出,从巴西雨林中好战的原住民Yanomamo人到尼加拉瓜的失聪儿童,孩童在第一次社交沟通时,同侪的力量就开始改变他们的生命发展。
  “早期的母子依附关系,决定了孩子日后的人际互动能力。”Judith认为这种传统的“教养假设”可能带有偏见,因为它无法全然解释一些现实的例子。例如,一些有着惨痛家庭经验的孩子,日后他们依然在家庭以外的生活中获得了很高的成就,正是优质的同侪效应改变了这些孩子的人生。
  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一个人将“生物的我”个体,通过学习与体验,将外部集体的规范与价值内化(Internalization)成为个人的心理结构与行为基础,以形塑“社会的我”之过程。从同侪认同的视角看,孩子在2岁左右社会化开始萌芽,3岁的幼儿园孩子已经展现出明显的社交需求。Judith主张同侪社会化是儿童发展的核心,同侪的影响力高过父母的教养影响力,这种观点是否应验于所有的孩子?事实上,有很多学者抱持着审慎的看法。
  2006年,Judith的《No Two Alike》新书出版,这是《教养的迷思》一书的延伸说明,她从最简单、最基本的“为什么我是我?”这个问题开始铺陈,一一列举出人格成型的几个要点。她强调,除了同侪之外,行为遗传学、社会团体系统演变等等都对人格的起源与发展发挥了影响力。她认为,人格是不断演变的系统,而非自起点就定型的模块。目前学界的共识是,先天与后天的因素都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影响,一项研究指出,后天因素的父母教养本身对子女将来的成就有20%-50%的影响力。
  教养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一个孩子一个故事!如果您依然有教养孩子方面的困惑,建议您阅读《The Nurture Assumption》这本书。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养的理念不能刻板地定于一尊。当然,养育孩子千万不能只是“照书养”,发挥“用心养”的智慧和艺术才是重点!
  【本文为最新增修版本,原发表于2017年3月4日本专栏。当时之微信版标题为《孩子的人格发展,父母到底起了多大作用?》】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