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21年01月14日
新闻内容
第A04版:广告
管控隔离设施有人违规往来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据英文《先驱报》报道,在管控隔离和检疫设施(MIQ)中,监管部门曾对打破“泡泡”的人发出过警告,但没有人受到过处罚——这种情况大约每36小时发生一次。
  英文《先驱报》此前报道称,自8月初以来,MIQ中发生过76起违反规定的来往,其中包括未经许可来往或待在一起,或者有人在应该穿戴PPE的时候没有穿。
  这些违规被认为是轻微的,但每一起都有可能造成新冠病毒传播。
  最引人注目的违规行为来自从西印度群岛和巴基斯坦来访的板球队,他们被发现在公共区域闲逛,并相互传递物品。
  但与逃离MIQ的更为严重的违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这些行为没有被处罚。
  逃离MIQ的情况发生过10次,涉及14人,其中10人被指控未遵守新冠肺炎公共卫生应对法案的规定。
  最近的一次是在去年10月,一名女子在凌晨1点到3点从奥克兰GrandMillennium大酒店的消防出口逃走。第二天晚上她又被抓了个正着。
  通常情况下,在消防出口或附近会有一名保安,但“那个地方有个决定,当晚这些保安待在了其他地方”。
  MIQ的一位发言人表示,他们没有记录是怎么处理在MIQ打破“泡泡”的人的。
  “第一反应是隔离、检测、教育和警告,但也有一些情况是,如果人们违反了规定,他们的隔离时间会被重新计算。
  “在严重的情况下,如果屡次违规,新西兰警方可能介入,并发出警告。”
  从4月到12月7日,警方已经向违反管控隔离和检疫规定的人发出了85次警告。
  警方表示:“我们采取的第一项措施始终是与相关人员接触,教育他们了解当前的管控隔离/检疫规定(如有必要),并要求他们遵守。”
  “重复或足够严重的违法行为,将给予警告。起诉只是最后的手段,对于迄今为止发生的任何‘打破泡泡的行为’都不需要起诉。”
  自去年3月以来,已经有超过8万人被管控隔离过。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