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一版下一版 》
  • 每周热点回顾
    2022年08月04日
    新闻内容
    第A01版:首页
    国门重新大开,新西兰的“春天”到了吗?
     作者:本报记者 查尔斯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周一(8月1日),新西兰撤下了边境的最后一道关隘,重新对世界全面开放,这是疫情暴发两年多以来的重大里程碑。
      一场全面的复苏正在酝酿,但困难和挑战显然无法忽视。疫情叠加通胀,各项数据都难见乐观。一些受疫情影响最大的领域更是趋近危机:劳动力持续短缺、医疗系统不堪重负、旅游业凋敝、海外教育大幅萎缩。
      政府希望,国门的开放能够为这些行业和领域带去转机,为此也接连推出了多项政策刺激发展。效果的显现仍需时日,但并非所有人都对此感到乐观。
      移民新政早在疫情暴发前,新西兰移民系统就因积压多、审理慢而深受诟病,现在或许会再次“拖后腿”。
      7月27日,移民部长MichaelWood赶在国门全面开放前,公布了“高技能移民获取居留权”的细节,向有意前来新西兰的海外人才发出积极信号。政府给出了三条获取居留权的快速通道:·直通居留权(56个职位,2022年9月5日起开放申请)·工作转居留权(29个职位,2023年9月29日开放,须工作满两年)·高薪职位:工资中位数的两倍(2023年9月29日开放,须工作满两年)后两种通道的申请人可以从2021年9月29日开始计算工龄,由此至签证申请开放日正好两年。
      移民局预计,如果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完整无误,大多数申请有望在六周内完成审理。
      Wood说:“这些新政旨在为目标移民群体提供更多的确定性和精简的居留权获取途径。但这些并不是获得居留权的仅有途径,它们的目的是补充技术移民类别。关于技术移民的政策,我们正在审查。技术移民新政的细节和重新开放的时间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公布。”
      然而,这份新政的细节没有让所有人满意。
      实际上,政府早在5月便推出了两份快速获取居留权的“职业绿名单”,也就是此次公布的三条通道中的前两条。
      政府当时表示,希望留住现有的高技能人才,并吸引海外专业人士前来新西兰,填补技能短缺。
      但很多人质疑,为什么当前最为紧缺的护士岗位被归入了2号“绿名单”?为什么必须工作满两年才能获得居留权?
      面对质疑,政府在新政中维持了先前的决定。
      许多医疗行业的人士对此表达了失望,认为这一政策不仅对承受严重压力的卫生系统没有帮助,同时也难以大幅提升新西兰的吸引力,在与澳大利亚等国的竞争中依旧落于下风。
      多项报道指出,新西兰的医疗劳动力短缺已经来到了危急关头。7月底的消息称,各大医院承受的压力进一步蔓延,许多脑部和癌症手术都不得不被推迟。
      更严重的是,ICU病房也供不应求,许多心脏病患者在术后需要得到重症监护,但往往没有床位。而一些患者结束重症监护后,又没有普通病房可以接收,不得不滞留ICU病房,更加剧了资源紧张。
      乱象背后,医务人员短缺是重要因素。
      WomeninMedicineCharitableTrust慈善基金会最近对900名医生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93.5%受访者认为新西兰“一定”存在医疗劳动力危机,6%的人认为“可能”存在这一危机。
      当被问及自己所在的工作场所目前是否存在劳动力问题时,97%的人回答“有”。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人垂涎塔斯曼海对岸的“高工资、低物价”,计划前往澳大利亚。
      另一边,澳大利亚主动出击让新西兰雪上加霜。新南威尔士州在6月宣布,计划斥资45亿用以招聘超过10000名医护人员,其中许多将是新西兰人。
      商业管理平台MYOB7月初公布了一份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新西兰人才流失可能进入高峰,4%的新西兰人(相当于约20万)已经决定移居海外,另有20%(超100万)正“积极考虑”离开新西兰。
      移民和医疗,正相互制约、削弱。严格的移民政策加剧医疗劳动力紧张,医疗系统的滞后又削弱了新西兰对移民的吸引力。
      好在政府没有放任问题发酵。8月1日,政府推出一整套举措,以吸引海外医务工作者。包括提供注册费用、培训实习等等。但最终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劳动力短缺根据本周三公布的最新数据,新西兰失业率为3.3%,上一季度的数据创下历史新低3.2%。尽管没有如各大银行所预测的那样继续走低,但新数据也仅有0.1%的回升,意味着新西兰劳动力市场依旧紧张。
      实际上,几乎每一个行业,都存在着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的短缺,这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果园里,因为采摘者不足,水果只能在地上腐烂,这导致产品供应不足,迫使价格上涨。
      企业内,员工短缺阻碍了企业发展,研发投资不得不削减,致使业绩下滑,错失新的机遇。
      制造业表示,劳动力短缺是限制产量提高的最大因素。
      诸如此类反馈,不胜枚举。
      回到政府的“绿名单”,这些问题中的一部分并没有得到直接回应。
      MalcolmPacific移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DavidCooper表示,“绿名单”只为“非常小的群体”提供了确定性。
      “为什么没有水管工和教师?我们需要建筑工人和厨师,难道他们没有高技能吗?
      难道助产士不像医生那样重要吗?”
      另外,技术移民依然没有新的动向,父母团聚移民重启也悬而未决,在当下的人才争夺大战中,新西兰还需加快步伐,才能保持竞争力。
      在另一片受疫情重创的“灾区”:旅游业,国门开放似乎也无法快速抵消劳动力短缺带来的冲击。
      旅游业重振乏力在2020年初新西兰边境关闭之后,酒店行业失去了一半以上的员工。
      一些酒店已将清洁工作从每天一次减少到每三天一次。还有一些酒店关闭了水疗中心等服务,削减了餐饮和客房服务。
      有的酒店甚至鼓励住客自己打扫房间,并提供房价折扣或代金券作为回馈。
      自4月新西兰国门分阶段开放后,来自免签国家的游客就已陆续进入新西兰,全面开放后,来自非免签国家的游客也能申请签证。但是,旅游业经营者认为,行业的复苏将会非常缓慢。
      疫情前,邮轮的到访每年能带来超5亿纽币的财富,其中3.65亿纽币用于岸上服务的消费,但奥克兰高端旅行社SouthernCrossings的主管SarahFarag说,现阶段旅游业的水平和标准相较疫情前大为不同,很多时候无法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酒店房间、导游服务和餐厅预订。
      “我们需要的是会说不同语言的导游,需要更多的员工,而且现在就需要。否则旅游业提供服务会非常困难。”
      另一些数据也印证了困境的存在。
      在新冠疫情之前,新西兰每年迎来约5万名打工度假签证的持有者,但截至今年6月底,移民局只收到了15,695份申请。
      此外,新的认证雇主工作签证从7月4日开始接受申请,政府称这是新西兰重新连接世界的重要一步,但截至7月底只有150名申请人。
      上周发布的一份旅游业报告显示,约三分之一的企业准备限制客户数量,或者减少服务和产品。一半的受访者对于吸引或留住员工没有信心。
      此前,政府为旅游业提供了4900万纽币的旅游业启动基金,为遭受疫情打击的企业提供支持。旅游部长StuartNash称,这项基金被分配给了481家受影响的企业,帮助它们为迎接国际游客回归做好准备。
      不过,由于旅游业同时还与全球经济密不可分,今年旅游旺季,新西兰能否迎来海外游客浪潮仍难以预测。
      同样处在未知窘境中的还有海外教育。
      留学市场复苏缓慢疫情前,这一市场每年创造超50亿纽币的价值,其中不仅涵盖高等教育,还有中小学和语言学校等等。但这一数字在2021年下降到仅剩约13亿纽币。
      疫情导致一些大学经济损失惨重。例如奥塔哥大学,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损失了超4000万纽币的国际学生收入,该校预计,边境开放后,国际学生会在明年出现反弹,但随后几年的增长会放缓。
      多重因素影响下,海外学生在选择来新西兰留学时,疑虑重重。
      首先,新西兰对留学生提出了更多要求,毕业后的签证规定更严格和繁琐,这让留学生的未来面临更多不确定性。此外,生活费的要求也大幅提高,目前要求在新西兰就读高等教育的学生签证申请人每年需要准备2万纽币的生活费,之前为1.5万纽币。
      再者,新西兰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急速恶化的治安,也吓阻了许多有意前来新西兰的海外学生。尽管政府连续出手,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收效并不明显。
      有留学中介表示,尽管政府推出了获得居留权的职业“绿名单”,能够吸引留学生就读这些专业,但这份名单覆盖范围很小,更多留学生群体依然面对获得居留权的不确定性,更不用说技术移民类别目前仍未重启。
      行业人士表示,新西兰的教育品牌正在逐渐失色,尽管政府和机构在海外苦心宣传,但仍有很多潜在留学生选择了英国和加拿大。
      许多大学认为,留学市场要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疫情按下的不只有“暂停键”,在有些领域,更像是“倒退键”。在内部,经济的疮痍、治安的恶化、人才的流失、国家声誉的黯淡等等现象环环相扣、彼此影响;在外部,全球抢人大战越发胶着。移民、游客、学生,为了争夺这些有限的资源,各国“杀红了眼”,不断设计政策增强吸引力。
      凡此种种,都不是撤去一道边境管控就能轻松解决的问题,新西兰不会回到旧常态,但也远没有进入理想的新常态,未来还将在中间地带徘徊多久,考验着政府和各行业的智慧和耐力。严冬已过,但春天没那么近。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