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1年10月18日
新闻内容
第D02版:教育
“一期一会·相逢樱花乡”随笔系列 (40)--宝贝垃圾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位老乡,把去日本旅行时看到的垃圾箱前的一幕拍下来,放在了网上。那是一家商场门前的一排垃圾箱,分门别类共有8个:塑胶瓶、玻璃瓶、铁罐、铝罐、硬纸板、废纸、塑胶製品、其他垃圾,正当他为如此复杂的垃圾箱感到疑惑时,过来了两位身穿学生服的男孩,在一行游客眾目睽睽下,他们首先将瓶盖拧开投入一个箱中,然后把瓶上的贴纸撕下,投入另一个箱子,最后再将玻璃瓶投入又一个箱中,一举一动乾净俐落,十分嫺熟。老乡深感惊讶:早就听说日本的垃圾分类之细,今天算是眼见为实了!
  的确,日本对垃圾的处理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当你入住某个地区时,首先从当地政府得到的资料中一定少不了一份垃圾处理表,一一标明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等的回收规则和日期,换句话说,绝对不能在指定的日期外扔垃圾和在指定的日期内仍错垃圾。而且越分越细,有的地区甚至多到令人头晕目眩的程度。比如,横滨的垃圾分类高达10多种,关於如何给垃圾分类的手册有27页,详细说明竟然有518条之多。这还不算什麼,因为最多的城市已经把垃圾分类的种类增至44种。我个人就曾经被这些条例整的“魂出窍”。有一次扔一根口红,按规定分离开外管归入“小型金属”类,内管进“塑胶製品”类,但没用完的唇膏需要清除出来,我折腾了一会儿,还是没弄乾净,最后抄起牙籤,一副不扫除你誓不甘休的架势。全神贯注间忽然意识跳出躯体,从上方俯视自己“恶战口红”的背影,不禁哑然失笑。哎,难怪日本的老人要戴着老花镜处理垃圾“归队”呢。
  日本的居住区,每隔10多家就是一个垃圾点。这些垃圾点平日乾乾净净,只到指定日期的早上才拉起尼龙网,盖垃圾袋。一些地区每个家庭都拥有政府资助的堆肥机,将菜根果皮等生垃圾变成混合肥料。除可燃的日常垃圾外;不可燃垃圾泛指塑胶製品;其餘大都归类为“回收垃圾”,比如割下的草,修剪出的树枝叶;还有就是“资源垃圾”。最麻烦的也就是每两周、甚至每月才回收一次的“资源垃圾”。一溜排10多个不同类型的垃圾箱。玻璃瓶、啤酒罐、塑料瓶...,瓶瓶罐罐都要求洗净,揭了标签,有色的、无色的,高矮大小分门别类。报纸、纸板箱、牛奶盒等都摊平了垒齐,扎成捆。对衣物的要求也极细,连领带都必须在洗净后,旧袜子在成双成对且没有破洞的前提下才可为废旧衣物,此外只能做再生垃圾。居民义务轮班作回收的监护者,也有由老人组成志愿队的,提醒监督大家正确的处理垃圾。他们目光锐利,明察秋毫,若被他们唤住,大声告诫说哪个瓶子没洗乾净,哪捆纸上的订书钉没卸掉等,会顏面扫地。大家认认真真,轻手轻脚,摆平放齐,那样子倒不象在扔垃圾,而像是在举行什麼告别仪式,送垃圾上变宝之路。
  不过,有些垃圾不需处理就可以变宝。它们主要来自“粗大ごみ(SoDaiGoMi)”=家电、傢俱之类的大型垃圾。到上世纪90年代,日本各地还有固定的扔大型垃圾的日期。那时不少清贫的外国留学生、包括一些日本人都瞄準这些日子去捡垃圾,有时候能捡回很不错的电视、冰箱、沙发、橱柜等一应屋内用品。后来,政府颁佈了新的法令,明码标价了各种大型垃圾的回收费。居民必须事先给政府部门打电话预约,在约好的时间里把东西搬到门外,贴上事先买好的垃圾票,等对方来取。如果自己搬去哪里随便乱扔,一旦发现,除巨额罚款外,还可能被处以几个月到一年不等的监禁。有时电视节目没事找事,在某些事发地点安装上摄像头,抓一两个“中标”的,全土爆光,丢人现眼不算,还要受处罚。巧的是,日本从90年代初起经济下滑,人们逐步习惯精打细算,物尽其用,不象从前那样大手大脚。市政府也把回收去的家用品,经过挑选和清洁修理,摆进“リサイクルショップ(Recycleshop)”=再利用馆,廉价提供给需要的市民。我离开日本时,把自己的一辆可以变档的黄色自行车,排进了资源垃圾的行列。那辆自行车没怎麼使用过,色泽依然鲜艳,只是放在屋外的缘故,绣跡斑斑。邻居铃木先生,一位退休的小学校长见了,问可不可以给他。几天后,他推着擦地鋥亮的自行车来给我看,还带了铃木太太做的我喜欢的红豆糯米饭表示谢意。
  在独门独户的区域,人们比较容易相互监督,然而在闹市区,高层建筑,能否按规定仍垃圾,就得依赖於每个人的素质了。看过一则报导:在一幢100多户人家居住的公寓大楼里,一对年轻的夫妇一向在垃圾分类上马马虎虎。负责检查的老爷爷,70多岁的川井先生屡屡拿着他们的“罪证”敲他们的门,他们每次都道歉并下保证,却屡犯不改,最终遭房东解约,扫地出楼。
  日本,这个国土面积不到中国4%的国家生活着相当於中国10%的人口,更能感觉到环境与资源的珍贵之处。细微的垃圾分类,是日本提出的一种未来日常生活模式的尝试。一开始日本人也觉得比较困难,但慢慢地越做越顺手,首先是街道更加乾净了,其次,心理上也得到为环保尽力的满足感。垃圾分类和回收的目的是最终减少焚烧的数量。对於政府来说,与直接倾倒垃圾相比,分类回收费用虽然高,但因为作业分担给每一个居民,成本并没有提高,同时得到了再利用的经济效益。
  在很多国家,一些公园和便利店的垃圾箱会被来路不明的未经分类的垃圾袋填满。而在日本,有些公共场所乾脆找不到垃圾箱。不设垃圾箱的目的,是培养行人自觉地把垃圾带走。有个留学德国的朋友说,在欧洲游览名胜古跡时,成群结队、井然有序的日本游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希腊的一座古代露天圆形剧场看音乐剧时,时值盛夏,许多人买了冷饮和水果带进场内,边吃边看。演出结束后,所有的日本游客都很自然地掏出一个小袋子,捡起自己座位四周的果皮、饮料瓶等垃圾后才离场。场内日本人坐过的地方与其他游客的座位“涇渭分明”。
  日本全国有名的登山胜地很多。富士山、大雪山等国立公园,在登山口均设有的“登山须知”:“别把没有带进来的东西从山里带出去,务必把带进来的东西和產生的垃圾带回去”。以世界最年少的19岁,攀登上世界5大陆最高峰的着名登山家野口健,从2000年开始,展开了他的团队“清扫登山”活动,其中,4年间清理珠穆朗玛峰垃圾7.7吨,回收氧气瓶423个。
  其实,日本二战后初期也缺乏相应的环保措施,致使工业污染和各种公害病氾滥成灾,公害造成的水俁病事件,死亡50多人,后遗症者无数。“水俁(MiNaMaTa)”和“公害(KouGai)”这两个日文词因此做为世界语被认知,成为日本的耻辱。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的发生,引发了日本节能技术的开发,国民节能意识显着提高。多年来,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单位能耗已达到世界最低水準。
  3月11日的东日本大震灾,以及之后灾区核电站的核洩漏,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今年夏天,因为严重的电力不足,掀起了全民大节能“运动”。向来听号召的日本人积极回应,节能生活做到了极限。也因此引起了人们对生活的重新考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一个新词,并成为流行语,叫:“断捨离(DanShaLi)”=不需要的不买,用不着的舍去,维持最简洁的生活。儘量减少垃圾,不创造垃圾。一本由中日两国学者共同编写的《地球环境读本》,第一章即给出结论:產业革命以后,人类圈迅速扩张,在未来3000年,人类的重量可以与地球相匹敌。我庆倖自己活不到那一天,但真到了那一天,地球何堪,人类何堪?环保,需要的往往是一点想像力和面向未来的责任感,垃圾可以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 粤ICP备12061805号  
分享按钮